地名:大湯圩村 | 隸屬:功橋鎮 |
區劃代碼:340523104200 | 代碼前6位:3405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清末民初,一個湯姓大戶從南京來此購買大片圩區,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
基本介紹:
大湯圩村位于功橋鎮南部,交通便捷,屬于圩區。大湯圩村位于鎮東南部,居民總戶數約為1216戶,總人口為5013人,下轄22個自然村,全村共有面積124.3公頃。農民人均年純收約8000元,農民主要經濟來源依靠農業和外出務工。大湯圩為生態村,轄區范圍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大湯圩民風淳樸,近年來從未發生過刑事案件。隨著黨中央及安徽省新農村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大湯圩緊跟縣、鎮的建設步伐,大湯圩村道路等基礎設施正在逐漸完善。
大湯圩村與東堡村、豐山村、功橋社區、考塘村、魯堡村、毛巷村、南義社區、新塘村、楊圩村、長建村相鄰。
歷史沿革:
永樂年間建村,隸屬和州府。
1949年解放后,隸屬于湯城鄉。
1953年隸屬前塘公社,轄區內有三個大隊,為湯城大隊、義和大隊、新建大隊。
1987年,大隊改建制為行政村,轄區內有四個行政村,為湯城行政村、張王行政村、代橋行政村、下莊行政村,隸屬于功橋鄉。
2010年,湯城行政村、張王行政村、代橋行政村、下莊行政村合并為大湯圩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功橋鎮,后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湯圩村附近有和縣臺創園農業嘉年華景區、雞籠山半月湖風景區、和縣香泉旅游區、陋室—鎮淮古街景區、霸王祠、陋室等旅游景點,有和縣辣椒、和縣黃金瓜、巢湖白米蝦、黃山寺皮蛋、一品玉帶糕、炸麻雀等特產,有廬。|路廬劇)(馬鞍山市和縣)、東路廬劇、霸王祠三月三廟會、和縣民歌、和縣羽毛畫、和縣剪紙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功橋鎮·大湯圩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