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宋橋村 | 隸屬:烏江鎮 |
區劃代碼:340523107204 | 代碼前6位:3405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境內有宋橋,此地位于七星湖水系的一條主河流,宋姓居民于河流上架有一座橋,村依橋名,故得名宋橋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宋橋村位于烏江鎮西南方,北臨周集村南臨黃壩村,巢寧路貫穿其中,交通便利,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村”,全村下轄16個自然村,人口3212人,總戶數918戶,總面積5350.4畝,水面積260畝。所有自然村都通石子路。在水利上,村內設有排灌站5座,村內水利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防汛抗旱能力得到較大提高,農業生產基本上實現旱澇保收,其他公共設施也有所加強,全村所有自然村都通了電話、自來水,村內設有一個衛生醫療點,群眾生活十分方便。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全村人均收入有了較大提高,目前人均收入有了較大提高,目前人均收入約4000元,家禽養殖、水產養殖十分看好,辣椒、番茄、瓜類等無公害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3年11月,宋橋村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公布安徽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宋橋村上榜。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后成立宋橋行政村隸屬黃埧鄉,村址設在曹莊自然村;1956年更名為宋橋高級社,隸屬未變;1958年10月“政社合一”,更名為宋橋生產大隊,隸屬烏江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更名、設存,更名為宋橋行政村,同年底更名為宋橋村民委員會,隸屬烏江鎮,村址設在宋橋自然村;2002年5月因村級規模調整,由五墩、宋橋兩個村民委員會合并為宋橋村民委員會,隸屬烏江鎮,村址設在五墩自然村。
周邊相關:
宋橋村附近有和縣臺創園農業嘉年華景區、雞籠山半月湖風景區、和縣香泉旅游區、陋室—鎮淮古街景區、霸王祠、陋室等旅游景點,有和縣辣椒、和縣黃金瓜、巢湖白米蝦、黃山寺皮蛋、一品玉帶糕、炸麻雀等特產,有廬。|路廬劇)(馬鞍山市和縣)、東路廬劇、霸王祠三月三廟會、和縣民歌、和縣羽毛畫、和縣剪紙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宋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