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乳泉街道 | 隸屬:懷遠縣 |
區劃代碼:340321003 | 代碼前6位:3403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皖C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下轄地區:13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順河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自清朝末年,沿渦河南岸東至外河口(渦淮交匯處)形成一繁榮街道,名順河街。建國后,城關區在此設順河鄉,1953年改設城關鎮順河辦事處,一直沿用。…[詳細] |
文昌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清嘉慶年間,此地就形成一條文昌街。建國后屬城關鎮順河辦事處轄地。2012年3月社區區域調整時,由原來文興、太平、永平、古西三個居委會整合而成。故取名文…[詳細] |
永平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轄區內有一條橫貫東西的路名為永平街,東從文昌街西至老西門長1500米,此居委會轄永平街西段居民,故以街命名為永平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望月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明朝末年,筑老城墻時,因石材不夠,拆除橋梁、祠廟、民居取石筑城,筑城人將一石獅砌在城墻下面,將一門石臼(門窩腳)砌在城墻上面,遠看好像獅子回頭看月亮的…[詳細] |
卞和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卞和洞傳說是春秋時期楚河卞和采玉的地方,是懷遠名勝景美之一。洞上方有玉坑,鳳凰池等多處勝跡。位于荊山東麓,在懷遠縣荊山鎮卞和社區邊上,故得名卞和社區。…[詳細] |
荊山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該社區位在荊山北麓,故以荊為名,稱荊山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光明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1954年懷遠縣城關鎮設立光明生產隊,后名稱未變。以生產小麥、石榴、蔬菜為主,系農業戶口。1982年戶籍改為城鎮戶籍,由此更改為光明居民委員會。…[詳細] |
圣泉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因原圣泉啤酒廠在轄區內,故而得名。1995年成立西關辦事處時名稱為懷遠縣城關鎮西關辦事處居會;2012年3月城鎮區域規劃調整時更名懷遠縣城關鎮西關辦事…[詳細] |
乳泉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因轄區內有著名風景旅游景點“天下第七泉”白乳泉而得名。…[詳細] |
元寶塘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明朝崇禎末年,老城修好后,在老城中間有一池塘,狀如元寶,故名元寶塘。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屬城關鎮順河蔬菜大隊轄地,1996年在此設元寶塘居委會。…[詳細] |
靠山社區 | ~011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靠山西麓,靠荊山,故名靠山。1960年以后把紅山嘴更名為靠山大隊,后又更名為靠山村,2007年改為靠山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新上社區 | ~012 | 村莊 | 新上村位于荊山腳下,懷遠縣城西南5公里。北與城關鎮連接,西與本村荊芡村相鄰,東靠淮河,南靠芡淮新河,兩河丁字型交匯,225省道貫穿全村,水路交通也相當…[詳細] |
荊芡社區 | ~013 | 村莊 | 荊芡村位于蚌埠市懷遠縣城關西南。東鄰城關鎮,南靠芡淮新河,西有芡河并與本鄉聯南村相連,北與城西村交界。柏油路東西貫穿全境,并建有荊芡碼頭一座,水路交通…[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轄區內有著名風景旅游景點“天下第七泉”白乳泉而得名。
基本介紹:
2022年5月,安徽省民政廳批復,同意蚌埠市調整懷遠縣部分行政區劃:設立白乳泉街道。將懷遠縣荊山鎮乳泉社區、元寶塘社區、順河社區、望月社區、卞和社區、荊山社區、光明社區、文昌社區、圣泉社區、永平社區、靠山社區、新上村、荊芡村等13個村(社區)劃歸白乳泉街道管轄。白乳泉街道辦事處駐順河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