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巷聯村 | 隸屬:三口鎮 |
區劃代碼:341003107202 | 代碼前6位:34100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其為行政村駐地,又因其由原巷里村和原劉聯村合并而成,從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故得名巷聯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巷聯村地處黃山夫子峰東北麓,三口盆地中西部,東南與聯中村、汪家橋村接壤,西北與耿城溝村、饒村毗鄰。發源于夫子峰的蘆溪河沿“三夫”公路橫貫其境,向東匯入麻川河。巷聯村由原巷里村和原劉聯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16.71平方公里,轄24個村民組,802戶,2900余人,全村擁有耕地6110余畝,其中退耕還林1900余畝,為黃山區大村之一。村民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每年生產水稻400余萬斤,素有“太平糧倉”的美譽,每年飼養母豬200余頭,生豬千余頭,曾榮獲“市級養豬先進村”的美譽。隨著“新三”公路的全線貫通,為巷聯村的經濟發展灌輸了新鮮血液。近年來村兩委干部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拓展工作思路,以超級稻示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建巷里公社,屬之。
1965年建巷里、劉聯兩大隊。
1983年7月,體制改革,置巷里、劉聯兩村,屬三口鄉。
1992年3月撤三口鄉,屬仙源鎮。
1995年10月,復置三口鄉,巷里、劉聯兩村屬之。
2002年,屬三口鎮,2008年3月,原劉聯、原巷里村兩村合并成巷聯村,屬三口鎮至今。
周邊相關:
巷聯村附近有黃山風景區、芙蓉谷、九龍瀑、太平湖風景區、翡翠谷、黃山虎林園等旅游景點,有太平猴魁、太平湖鳙魚、永豐萱草、黃山“臭”鱖魚、黃山石耳、方臘魚等特產,有太平猴魁制作技藝、軒轅車會、湯口火腿腌制技藝、婆溪河燈、五福神會、竹編(徽州竹編)(黃山市黃山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