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光社區 | 隸屬:大通鎮 |
區劃代碼:340711101004 | 代碼前6位:3407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62 | 郵政編碼:2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寄予了幸福、光明的美好寓意,故得名福光社區居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福光居委會
福光居委會現有7個居民組385戶1267人,水田面積102畝,林場1個,礦產資源以石灰石和鉛鋅礦為主,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原料基地座落于此。農業以種植水稻和生姜為主,生姜種植面積約150畝,沿新公路、銅九鐵路、銅貴公路穿境而過。
發展思路: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公路和大企業、大項目建設開工為契機,進一步加快二、三產業發展在推進農村城鎮化上做文章;
聯系方式:0562-----8868252
福光社區與民福社區、瀾溪社區、河南嘴社區、新一村、新建村、金華村、大院村、和悅村、永平村、夢苑社區相鄰。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福光社區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9年9月,福光社區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文化旅游:
福光居委會烈士墓內安葬了章占魁等四位烈士。一九三九年八月,章占魁等偵察到日軍一小隊人馬,每天從余村經魯村分路碑往四家里巡邏,章占魁帶了新四軍一支隊伍,在魯村前子垅山上埋伏,上午九點左右,日軍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新建鄉;1958年成立新建公社,建福光大隊;1969年福光大隊更名為紅光大隊,屬新建公社;1983年4月體制改革,為新建鄉紅光村;同年10月紅光村更名為福光村;2004年隨新建鄉并入大通鎮;2007年更為福光社區,屬大通鎮至今。
周邊相關:
福光社區附近有大通古鎮、大通鐘樓、銅陵白暨豚養護場、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大通鹽務招商局舊址、寺基墩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通茶干、銅陵生姜、大腸面、油炸毛豆腐、“野雀舌”茶葉、大通小磨麻油等特產,有大通鵲江龍舟賽、銅陵牛歌、銅陵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中國傳統失蠟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