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余路社區 | 隸屬:東城街道 |
區劃代碼:341282001007 | 代碼前6位:34128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原村委會駐地在余路村,故得名。2004年余路村委會改設余路社區居委會,名稱未變,沿用至今。意為駐地在余路居民點的社區居委會。
基本介紹:
余路社區是東城街道辦事處最北邊的一個行政村,人口4031人,耕地3000畝,支部成員5人,村委會4人,黨員共79人。
多年來,該村在兩委的帶領下,以創建“五個好”村支部為目標,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這一主題作文章,致富能手李慶廣種植的紅芋、棉花等優質品種的試驗田達60畝,帶動2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制良種棉能手李子宏優質產品有三種,另外,養殖、經商能人倍出,是一個人杰地靈顯身手的風水寶地。
余路社區與富強社區、隨灣社區、順河社區、徐寨社區、大沈社區、劉黃社區、東旭社區、張孔社區、東順河社區、連后樓社區、方樓社區、王劉社區、富饒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為余路村,屬呂寨鄉公所。
1958年建余路大隊。
1972年屬界首縣河北公社。
1984年體改為余路村委會。
2004年村改居委會,改為余路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余路社區附近有翰墨文化園、琉璃寺、界首兩灣國家濕地公園、界首市博物館、臧家公館、于、劉、黃古堆等旅游景點,有界首馬鈴薯、界首彩陶、沙河特曲、呂長明牛肉、潁南馬鈴薯、陶廟山羊等特產,有界首彩陶燒制技藝、界首書會、界首漁鼓、界首苗湖廟會、界首扁擔戲、大黃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