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橋畈村 | 隸屬:經濟開發區 |
區劃代碼:341502400210 | 代碼前6位:3415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N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三源河所架石橋大,又處于畈區,得名大橋畈,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
基本介紹:
大橋畈村位于淠河總干渠支渠瓦西河下游,總人口3100人,可耕面積4300余畝。全村共有22個村民組,勞動力1800余人。松和砂石路約3公里橫貫我村。村內南北主干道兩條約10公里縱貫全村。村部位于九口塘村民組境內。全村擁有民政資助五保新村兩新,擁有1所中心小學和一所村級醫療室。村內有糧食收購站一處,糧食加工廠一家。2008年農業生產總值為387萬元,人均收入為2930元。計生為全鎮一類前七名,九年義務教育達標,村內無重大社會治安和民事案件。
村兩委緊緊圍繞黨的-會議精神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以建設現代農業為重點,力求在發展農業產業方面有所突破,培育和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
歷史沿革:
1961年屬三十鋪公社,為大橋畈大隊;1969年屬羅管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屬羅管鄉,為大橋畈村;2011年屬六安經濟開發區至今。
周邊相關:
大橋畈村附近有皖西博物館、六安皖西大裂谷、六安悠然藍溪綜合商業街、悠然藍溪旅游景區、悠然南山度假區、大別山石窟等旅游景點,有貢席、六安麻辣面、六安鍋貼、六安包子、六安水餃、六安臭干子等特產,有邀大嶺、大紅袍油紙傘制作技藝、剪紙(翁墩剪紙)、淮河柳編工藝(霍邱柳編)、廬劇(六安市)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經濟開發區·大橋畈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