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塔寺村 | 隸屬:張店鎮 |
區劃代碼:341502103204 | 代碼前6位:3415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N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個村昔日土地貧瘠,民不聊生,當地人建立“巴結寺”,寺形似塔,呈白色,后稱“白塔寺”,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白塔寺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白塔寺村位于六安市金安區的東南面,離六安市區25公里,六毛路橫貫其中,交通十分便利。白塔寺村共有6個村民組,人口1835人,其中黨員46名。地勢處于江淮分水嶺地帶,多以丘陵為主。農業經濟以傳統種植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油菜、小麥等農作物。2010年建立以周邊六個村為聯合的農村經濟合作社,種植山芋等綠色無公害食物,林地以優質水蜜桃為龍頭,形成了規模化的經營。
近年來,在一事一議政策的扶持下,白塔寺村兩委帶領群眾修通了村到各村民組的道路,建立了以白塔寺街道為中心的白塔寺康居苑工程改變了農民居住房條件。
文化方面,建立村的遠程寬帶網,及時為群眾服務,讓群眾知曉政策,掌握好致富的好信息。多年
榮譽排行:
2020年4月,2019年度六安市市級衛生村(社區)名單公布,白塔寺村上榜。
2019年5月,白塔寺村入選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原屬雙廟鄉;1958年設雙廟公社,屬之;1961年建白塔寺大隊;文革期間雙廟公社更名向陽公社,白塔寺大隊屬之;1968年劃屬張店公社;1973年復屬雙廟公社;1981年屬白塔寺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白塔寺鄉,改置白塔寺村;1992年因區劃調整,隨白塔寺鄉并入張店鎮,屬其至今。
周邊相關:
白塔寺村附近有皖西博物館、六安皖西大裂谷、六安悠然藍溪綜合商業街、悠然藍溪旅游景區、悠然南山度假區、大別山石窟等旅游景點,有貢席、六安麻辣面、六安鍋貼、六安包子、六安水餃、六安臭干子等特產,有邀大嶺、大紅袍油紙傘制作技藝、剪紙(翁墩剪紙)、淮河柳編工藝(霍邱柳編)、廬劇(六安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