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莊團村 | 隸屬:長安鎮 |
區劃代碼:341824102208 | 代碼前6位:3418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P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村莊大源,大源河傍村西而過,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大源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莊團村位于長安鎮西部,與上莊鎮接壤,鎮上公路穿村而過,是過往上莊的必經之地。于2005年由原莊川村和中團村撤并而成,現有人口2500余人,轄9個村民組。
村農民較為富裕,主要經濟收入是種養殖業和從事建筑行業,主要農產品有蠶繭、新鮮蔬菜,近年來踴現出了一大批種養殖大戶,發揮了示范作用,有力推動了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村內現保存有新石器遺址一處。
莊團村設有黨總支部1個,下屬黨支部2個,村兩委干部5人。
莊團村與浩寨村、坦頭村、大谷村、梧川村、馬道村、高楊村、鎮頭村、大源村、下五都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莊團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績溪縣長安鎮莊團村,面積約5000平方米。1951年,發現印紋陶片、磨制石器等遺物多件,遂定名為胡家村遺址。它是皖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文化遺存,對以后江南的
歷史沿革:
原屬歙縣,1956年3月劃歸績溪縣,屬城廂區;1958年成立大源大隊,屬華陽公社大源管理區;1961年屬大源公社;1983年農村體制改革,稱大源村,屬大源鄉;2001年全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屬長安鎮;2003年全縣村級規模調整,上源、茶源、梨川村委會并入大源村;2005年里洪坑、外洪坑等村從上莊鎮瑞川村委會劃出,并入長安鎮大源村。
周邊相關:
莊團村附近有胡家村遺址、龍川風景名勝區、鄣山大峽谷、太極湖村、績溪徽菜文化園、徽杭古道等旅游景點,有績溪山核桃、績溪老胡開文徽墨、“金山時雨”名茶、績溪燕筍干、績溪火腿、績溪黑豬等特產,有徽墨制作技藝、手龍舞、舞徊、火獅舞、績溪民歌民謠、徽州墻頭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