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巧川村 | 隸屬:瀛洲鎮 |
區劃代碼:341824107201 | 代碼前6位:3418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P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外巧川自然村,村莊位于山溪巧川外段,故名外巧川,取其巧川二字,故得名巧川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瀛洲鎮巧川村地處鎮境東北,距鎮政府所在地僅5公里,距縣城13公里,毗鄰伏嶺鎮北村、湖村,交通主要依靠績胡公路。該村由原中巧、外巧、百鳥3個村合并而成,現有4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全村220戶,800余人。村設黨支部,現有黨員48人,村兩委成員6人。
巧川村村域面積約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8畝,其中水田70畝,人均水田連1分都不到。茶園面積805畝。林地13082畝。農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茶葉、毛竹、蠶桑、香菇種植及少量山核桃等。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60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極少。
巧川村村部所在地在外巧村民組。境內有原上海小三線光輝廠,瀛洲鎮引資企業安徽
榮譽排行:
2017年11月,第十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出爐,巧川村上榜(食用菌)。
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稱巧川行政村,先屬伏龍鄉,后屬第四區;1952年至1955年稱巧川鄉,屬揚溪區;1956年并入瀛洲鄉,屬城廂區;1958年建立中外百大隊,屬上游(華陽)公社坑口管理區;1961年拆分為外巧、百鳥、中巧大隊,同屬瀛洲公社;1983年農村體制改革,稱外巧、中巧、百鳥村村民委員會,屬瀛洲鄉;2003年全縣村級和社區規模調整,合并成立巧川村村民委員會,屬瀛洲鄉;2010年8月撤鄉建鎮,屬瀛洲鎮至今
周邊相關:
巧川村附近有龍川風景名勝區、鄣山大峽谷、太極湖村、績溪徽菜文化園、徽杭古道、紫園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績溪山核桃、績溪老胡開文徽墨、“金山時雨”名茶、績溪燕筍干、績溪火腿、績溪黑豬等特產,有徽墨制作技藝、手龍舞、舞徊、火獅舞、績溪民歌民謠、徽州墻頭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