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安鎮 | 隸屬:來安縣 |
區劃代碼:341122100 | 代碼前6位:3411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M |
長途區號:0550 | 郵政編碼:239000 |
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北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北門社區:位于來城北部,是2007年5月由原北門社區、營盤社區整合而成,轄區面積2.2平方公里,設立15個居民組,其中農業居民組4個,居住3162戶,…[詳細] |
西門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西門社區:位于來城西部,面積約2.25平方公里,轄18個居民小組,居民總戶數3800余戶,11200余人。社區為民服務中心位于白鷺大道東側、城西公園東…[詳細] |
青龍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青龍社區:社區成立于2007年5月,位于來安縣城中心,東至青龍街,西至城河路,南至永陽路,北至塔山路。轄區面積約18.5萬平方米,下設十一個居民小組,…[詳細] |
建陽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建陽社區:地處來城南部,建陽南路兩側,東至南橋路、西至西外環、南至二里河、北至永陽西路,占地面積約1.8平方公里,社區總人口12048人。…[詳細] |
新河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新河社區:位于來城南部、建陽南路城郊派出所院內,轄區范圍約2平方公里。總戶數約4069戶,總人口約12807人,下轄10個居民小組。…[詳細] |
高郢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高郢社區:東至來安大道濱河段,南接建陽南路與黎明路交叉口,西臨西外環大柳到振興化工廠,北靠三里橋,轄區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現有居住人口11848人…[詳細] |
東門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東門社區:位于來城東部,東至對河橋,南至清流東路,西臨建陽社區,北與永陽社區接壤。社區面積約2.8平方公里。屬地居住5278戶,人口13760人。社區…[詳細] |
永陽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永陽社區:位于縣政府東側,轄書香文苑等小區。…[詳細] |
新城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來安縣新城區,故得名。因為城南新建很多新小區,政務中心和多家單位南遷,故名新城社區。2017年設立新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七里社區 | ~010 | 鎮鄉結合區 | 新安鎮七里村,現有人口5301人,耕地面積10599畝,34個村民組,正式黨員136人。 七里村座落在縣城南部,也是新安鎮的南大門。東與紅橋村作伴,…[詳細] |
紅橋社區 | ~011 | 鎮鄉結合區 | 紅橋村經區域化調整與新河村二合一,位于新安鎮南,屬城關村,東與黃壩村、南與七里村、西北與大柳居委會為鄰。全村20個村民組,人口4006人,農戶825戶…[詳細] |
岱山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岱山村位于來安縣新安鎮西南,座落在滁來公路以南,距來安縣城5公里,蚌寧高速公路從境內西南的竹園、界牌村民組穿越而過;東與本縣水口鎮甲埂村和本鎮七里村為…[詳細] |
平洋村 | ~202 | 鎮中心區 | 由于村級區域化的調整,我村現有人口3588人,耕地面積5640畝,21個村民小組,64名黨員,9個黨小組。我村地理環境優越,交通方便,東邊緊接新安鎮、…[詳細] |
黃壩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新安鎮黃壩村位于來河東側,由原毛橋村、黃壩村、河東村合并而成。擁有耕地捌仟畝,居住人口肆仟壹佰貳拾人。33個村民組,20個黨小組水稻和蔬菜種植是我村的…[詳細] |
十里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十里村委位于來安縣新安鎮以北,座落在來舜公路兩側,距來安縣約1公里,北向環城。北與舜山鎮相接,東與張山相接,西與雙塘村相接,來舜公路貫穿其中。
現十…[詳細] |
雙塘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雙塘村位于新安鎮西郊,是由原新生村、雙塘村、卓集村合并而成。距離縣城約10里,轄48個村民組,常住戶數1747戶,常住人口7587人,總面積10平方公…[詳細] |
孫橋村 | ~207 | 村莊 | 孫橋村位于來 安縣新安鎮西部,東至雙塘村、西至永興村、南至姜湖村。本村處于來黃路中段,現來雙路正在施工年底結束。為促使經濟發展,解決農、副產品運輸難問…[詳細] |
姜湖村 | ~208 | 村莊 | 姜湖村位于來安縣西部,在平洋村水庫上游總面積12.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250.89畝,人口2346人,其中黨員62人,有19個村民組,道路比較…[詳細] |
永興村 | ~209 | 村莊 | 新安鎮永興村位于來城西部,村部距縣城8.5公里,下轄18個村民組,總人口2495人。農業承包人口2315人,總面積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50…[詳細] |
地名由來:
古名大雍鎮,后取建設新來安之意,改今名。
基本介紹:
新安鎮是來安縣的城關鎮。南臨南京市50公里,西接滁州市20公里。S312省道、蚌寧高速公路、來水路穿境而過。交通、通信便捷。
全鎮轄11個村民委員會、18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萬人,非農人口5.3萬人。鎮內初級中學1所,完中4所(省重點中學1所),小學13所。
新安鎮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3.5萬畝。經過近幾年的結構調整,蔬菜、苗木和水產品養殖等種植、養殖業各顯特色。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其中蔬菜大棚0.24萬畝。蔬菜生產已形成規模、特色,不僅保證了來城居民的生活需要,還大量銷往滁州、南京等大中城市。以楊樹為主的苗木、速生豐產林、經濟林面積53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新安鎮上榜。
2022年5月,新安鎮入選安徽省省級農村電商強鎮名單。
2020年4月,新安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文化旅游:
頓丘山遺址位于新安鎮,時代為商,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為42025平方米。為來安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來政[1987]67號。保護范圍:東西南北各200米為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
歷史沿革:
1950年為新安鄉;1951年新安鄉劃為直屬鎮,為新安鎮;1958年9月,成立新安人民公社;1962年恢復新安鎮。
劉恕(1915~)原名拱樹屏。來安縣新安鎮紅橋村人,少年讀私塾。由于家境貧困,民國23 年(1934 年)外出謀生。民國24~26 年8 月在京滬滬杭甬鐵路局上海北站工作期間,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從事
嚴希 1957年1月出生于來安縣新安鎮,祖籍上海。1975年1月高中畢業后插隊落戶。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3月考入安徽師范大學滁州分校中文系。1982年1月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
紀立綱,1903年出生于本縣新安鎮。自幼讀書,從安徽省立第一甲種商業學校畢業后在蕪湖、安慶一帶教書。1938年春回鄉參加抗日游擊斗爭,來安縣建立民主政權后,任城區區長。此后一度在來安縣立初級中學任教。
周挽,1919年10月出生于本縣新安鎮。1939年在本縣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抗日戰爭時期任過淮南行署某科科長、來六辦事處某科科長及秘書、來安縣民主政府副縣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過華東軍區直屬榮軍供給部
朱壽安,1921年9月出生于本縣新安鎮。1939年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抗日戰爭時期任過新四軍第五支隊駐來安辦事處政工隊隊長、張山區委書記、來安縣委副書記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過華中干校區干隊政治指導員及
董彬,1923年2月出生于本縣新安鎮。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中共黨員。建國前后任過鄉支部書記、交通站站長、區委宣傳部長、竹鎮市委書記、馬集區委書記、水口區委書記、來安縣政府民政科長、解放軍濟南警備區政
景家騮,1925年6月出生于本縣新安鎮。1942年參加革命工作。中-員 。建國前曾在淮南蘇皖邊區行署銀行任科員、在天長縣銀行辦事處任主任、在華中銀行第三分行任科長、在渤海銀行濟陽辦事處任主任。建國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