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村 | 隸屬:漁溝鎮 |
區劃代碼:341323110207 | 代碼前6位:3413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L |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燕王朱棣從北京赴南京為太祖朱元璋吊孝。行至現在白馬山下,其麾下馬姓參將已先行到此安營扎寨,備糧備馬。燕王啟程,馬姓參將精選一匹如雪白馬奉上助其南行,后當地住民取村名為“備馬村""。燕王稱帝(號永樂)后改為白馬村,村委會以此得名。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應天,時事征伐,并受封為燕王,后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死后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 朱棣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白馬村簡介
白馬村位于漁溝鎮西南部,與澮溝鎮、朱集鎮毗鄰。全村總人口4672人,934戶,共20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6477.7畝,轄周寨、西呂、前山、后山、白馬等5個自然莊,共114名黨員,設一個黨支部,村兩委干部8人。白馬村人勤物豐,物產豐富,山清水秀。主要農產品有小胡瓜,大蔥,蔥,草莓,紅蘋果。村內山石資源豐富,富含鎂,鈦鐵,膽礬,鍺。
白馬村多山,采石場是該村支柱工業,該村還是靈璧石的主產地之一,特別是紋石,主要產于該村的周寨、白馬等自然莊,由于前期無度開采,近年來白馬的紋石幾近絕跡,周寨偶爾有坑出產帶紋的珍珠石,奇石愛好者尊為上品。
白馬村黨組織一
歷史沿革:
1958年為白馬大隊,屬鄭樓公社。
1984年為白馬村,鄭樓鄉。
1992年屬漁溝鎮。
周邊相關:
白馬村附近有垓下古戰場遺址、奇石文化園、靈璧石國際交易中心、靈璧縣天一園、虞姬墓、磬石山摩崖造像等旅游景點,有靈璧石、磬云石、靈壁磬云石雕、靈璧麻糊湯、宋坑硯石、地鍋雞等特產,有靈璧菠林喇叭、靈璧鐘馗畫、靈璧皮影戲、垓下民間傳說(宿州市靈璧縣)、靈璧磬石雕刻、靈璧古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