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郢村 | 隸屬:李樓鄉 |
區劃代碼:340302200210 | 代碼前6位:3403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C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當時黃郢莊的人口最多,故名黃郢村。
基本介紹:
黃郢村位于李樓南部,和鳳陽縣交界,全村現有人口1953人,480戶,實有耕地面積2973畝,人均耕地面積1.52畝,人均住房面積35平方米,農業總產值320萬元,人均收入4300元,全村共五個自然莊,12個村民小組,現有黨員32名。
2008年全村鋪上水泥路面,村委會辦公樓使用面積300平方米,占地面積700平方米。2009年5月修建村級配套醫療合作室140平凡米,配套使用村級資金8萬元,其中60%由村委會自籌,40%由政府解決。在鳳淮路兩側共有企業6家,窯廠一座。黃郢村同時也是高速鐵路經過村和鳳淮公路穿過村,交通發達。搞好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廣大村民逐步改變傳統生活方式,對調動農
榮譽排行:
2011年12月,黃郢村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黃郢山瓦渣地遺址位于黃郢山山頂偏南。地表遍布磚瓦殘片,數量很大,其中有壽州窯平底碗瓷片。據當地村民介紹,有傳說為孟良、焦贊在此駐軍。經實地探查,初步認為是隋唐時期的廟宇遺址。
梅家古井位于龍子湖區李樓鄉黃郢村梅家莊南側,井為青磚砌壁,兩順一丁砌成,青石井圈。井沿上有44道繩痕,井圈北部被損壞。井外徑0.75米,井內徑0.50米,高0.5米。民間傳說此進為三國時期魯
歷史沿革:
1949年,原屬鳳陽縣淮光公社,1958年劃歸蚌埠市郊區管轄,1962年析建李樓公社,屬李樓公社,1984年撤社立鄉,屬李樓鄉,2004年,劃歸龍子湖區李樓鄉管轄至今。
周邊相關:
黃郢村附近有蚌埠龍子湖風景區、湯和墓、蚌埠市科技館、蚌埠市革命歷史陳列館、蚌埠錐子山、棲巖寺石屋等旅游景點,有蚌埠石榴、大螞蝦、杜廣興板鴨、蚌埠玉雕、金涂山燒全雞、蚌山石榴等特產,有衛調花鼓、淮河琴書(蚌埠市)、五河民歌、蚌埠花鼓燈、衛調花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