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逍遙津街道 | 隸屬:廬陽區 |
區劃代碼:340103006 | 代碼前6位:34010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0001 |
轄區面積:約1.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43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2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縣橋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縣橋社區:地處老城區中心地帶,東起宿州路、西至六安路、南起長江路、北到壽春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交通便利。總面積0.46平方公里,常住戶3040戶,…[詳細] |
拱辰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拱辰社區:位于老城區地帶,阜陽路172號井巷口。轄區范圍東起宿州路,西至六安路,北臨環城路,南到壽春路,面積0.45平方公里。轄區樓幢155幢,常住5…[詳細] |
九獅橋社區 | ~003 | 主城區 | 九獅橋社區:地處合肥市老城區,轄區東起環城公園東路,西到宿州路;南起長江路,北到壽春路;總面積0.44平方公里,轄區有33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106…[詳細] |
義倉社區 | ~004 | 主城區 | 義倉社區:地處壽春路中段,南起壽春路、北到環城路、東靠含山路、西至宿州路,轄區總面積0.16平方公里,有居民住宅樓48棟,居民1825戶3854人。…[詳細] |
紅旗社區 | ~005 | 主城區 | 紅旗社區:東、南面臨環城路,西至徽州大道,北抵長江中路,轄區面積0.53平方公里,共有居民住宅樓172棟,住戶7367戶,常住人口達1.7萬人,全部實…[詳細] |
四牌樓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四牌樓社區:是由原益民街道舒城路社區、環城路社區以及半個人民巷合并而成,社區東起徽州大道、西至桐城路、南接環城南路、北臨長江中路,面積0.48平方公里…[詳細] |
三牌樓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原三牌樓街道舊址,沿用原名,且為社居委駐地,故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街道內有三國古戰場逍遙津而得名。
基本介紹:
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率10萬大軍攻合肥未下,軍還,為曹操守將張遼所襲,孫權倉皇出逃,飛騎躍過斷橋脫險,從此逍遙津聲名大震,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流傳至今,“逍遙津街道”由此而得名。 逍遙津街道位于合肥市廬陽區的東南方,東至南淝河,南至環城南路,北至環城北路,西至桐城路和六安路,轄紅旗、四牌樓、九獅橋、義倉、縣橋、拱辰6個社居委,面積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1萬人。
街道轄區區位優勢獨特,是合肥市著力打造的中央商務區所在地,為全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底蘊厚重,三國古戰場逍遙津、李鴻章故居、高家祠堂等古跡名勝坐落其中;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逍遙津街道被確定為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鄉鎮)。
歷史沿革:
1965年12月,成立中市區逍遙津街道。
1967年改名為東風街道革命委員會。
1980年復更名為逍遙津街道。
2002年3月,更名為廬陽區逍遙津街道。
2005年5月,原鼓樓街道管轄范圍劃入逍遙津街道。
2012年將原三牌樓、縣橋2個街道整建制劃歸逍遙津街道管轄;將原益民街道環城南路、舒城路2個社區整建制劃歸逍遙津街道管轄;將原安慶路街道學府社區六安路以東區城并入原縣橋街道拱辰社區,劃歸逍遙津街道管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