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濱玉村 | 隸屬:家發鎮 |
區劃代碼:340223107207 | 代碼前6位:3402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B |
長途區號:0553 | 郵政編碼:241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濱玉村村名來源說法有兩種:一說取境內濱土堪和玉璽橋二地首字命名,后將“御”簡稱為“玉”;一說1946年濱土保與玉璽保合并取二保首字為名。
基本介紹:
濱玉村位于家發鎮東南部,與縣城接壤,縣太白大道穿境而過,全村總面積1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938畝。下轄56個村民小組,1280戶,人口4012人。黨總支部下設兩個支部,10個黨小組,109名黨員。
該村水面資源豐富,2000多畝可養水面,適合養殖魚、蝦、蟹、鱉等水產品,后港橋多家水產品交易專業市場,產品遠銷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工業以大米加工業、服裝制造業為特色,境內有南陵巨威服裝有限公司,南陵縣后橋精米廠,南陵縣呈宏米廠,南陵縣興業金屬構件有限公司等一批民營企業。依托玉璽橋遺址、甘羅臣相遺址的優勢,引入“浙江天馬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和“浙江萬潤建設有限公司”,正在打造濱玉度假中心村,不
歷史沿革:
1949年建濱玉行政村;1952年建濱玉鄉,設春谷大隊,1956年以抗美援朝李家發烈士命名家發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后,名為家發公社濱玉大隊;1975年改造后港河,1977年濱玉村分五個自然村設新河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1997年撤鄉變鎮,名為家發鎮濱玉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濱玉村村民委員會與泉塘村村民委員會和新河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濱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濱玉村附近有大浦鄉村世界、丫山花海石林、小格里森林公園、烏霞洞、牯牛山城址、奎湖等旅游景點,有南陵圩豬、南陵大米、丫山丹皮、奎湖鳙魚、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奎湖漂魚等特產,有南陵目連戲、大王沖佛香制作技藝、十獸燈、送春、丫山藕糖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