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蘄縣村 | 隸屬:蘄縣鎮 |
區劃代碼:341302113200 | 代碼前6位:3413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L |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人民公社時期稱為蘄縣大隊,1983年該大隊改為蘄縣村委會。
基本介紹:
蘄縣村隸屬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居皖北平原腹地,依悠悠古澮水而立,距離宿州市區20公里,水路、公路、鐵路四通八達,天然澮河黃金水道通江達海、206國道縱穿村而過。村容村貌整潔,基礎設施完善,近年來先后榮獲市授予的“紅旗村”黨支部、區委授予的“五個好”村黨支部標兵、“三五”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
轄區內著名景點古城遺址,始建于秦朝,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年產260萬噸的蘄南煤礦與該村隔河相望,蘄南煤礦工人村座落在其境內,是蘄縣鎮政治、經濟、貿易、文化活動中心,南眺蚌埠,北抵宿州。全村總面積為4平方公里,人口1萬余人,其中本地人口4000多人,社會人口6000多人,下轄17個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蘄縣村入選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名單。
文化旅游:
蘄縣古城遺址位于宿州市南20公里處蘄縣鎮境內。206國道穿城而過,是安徽省內發現最早的一座古城。秦統一六國時置蘄縣,南梁改設蘄城郡,隋朝復稱蘄縣,元代廢縣遷至宿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歷史沿革:
1983年該大隊改為蘄縣村委會,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蘄縣村附近有宿州市博物館、新汴河水利風景區、涉故臺(陳勝吳廣起義舊址)、宿州基督教福音堂、宿州烈士陵園〔彭雪楓紀念館〕、九女墳等旅游景點,有符離集燒雞、宿州王棗子、夾溝香稻米、宿州樂石硯、五柳蘑菇雞、欄桿牛肉等特產,有花鼓戲(宿州市)、埇橋馬戲、淮北梆子戲(宿州市)、宿州樂石硯制作技藝、符離集燒雞制作技藝、埇橋嗩吶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