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六都村 | 隸屬:祁山鎮 |
區劃代碼:341024100210 | 代碼前6位:3410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所管轄區域內有六都自然村,清朝末年,縣分廿四都,為六都,故得名六都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六都村地處縣城以北,轄10個村民組,全村轄10個村民組,有332戶1241人。現有山場39089畝,耕地1167畝,水田939畝,茶園1483畝。村兩委班子成員6人,現有黨員32名,其中女黨員6名,35歲以下5人。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646元。該村農民以外出勞務及茶業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
六都村四周群山環繞,整個村莊依山伴河,和溪水呈“S”形從村前繞過,村口有一百年古桂樹,和溪橋橫跨村北,大憲伯牌坊高聳橋頭。村莊東西近1000米,南北200米有余。該村一世祖為唐末檢校戶部尚書、統帥程仲繁,因鎮守浮梁和祁門,挈家遷入,見一山(竇山)高大,山腳有五支小山,遂定居于此,后世稱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黃山市農業農村局認定六都村為2021年黃山市“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鄉鎮),主打主品:茶葉。
2019年6月,六都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世美坊位于祁門縣祁山鎮六都村口,座北朝南,磚制四柱三間三樓式,高7.4米,寬13.5米,兩旁側墻呈“八”字形,為六都村進出之大門。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2012年3月公布為第六批
桂林坊位于祁門縣祁山鎮六都村內,明代(1477年)建造,因村人程文于桂花盛開時中鄉試得名,又因其上額鐫刻“桂林”二字,故名“桂林坊”。此外,坊上還刻有“丁酉舉人山東新泰縣教諭程文”等字樣,牌
承恩堂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祁山鎮六都村中,座北朝南,背依竇山,大門六柱五間,石柱雕梁,正中上方懸掛“五桂名家”額匾。該祠建于明弘治年間,原名永安堂,隆慶時,明穆宗二弟鄭王朱載璽賜書“承恩”
憲伯坊,又名“程昌牌坊”,坐落在祁門縣胥嶺鄉六都村東和溪之畔,與“和溪”橋相鄰。六都,古稱善和里,曾有“小小祁門縣,大大六都村”之稱。由于善和程氏敦儒崇教,鼓勵本族子弟上學入仕,并采取了一系
歷史沿革:
1962年建六都大隊,屬胥嶺人民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為胥嶺鄉六都村;2004年12月,六都村隨胥嶺村并入祁山鎮至今。
周邊相關:
六都村附近有世美坊、桂林坊、承恩堂、憲伯坊(程昌牌坊)、歷溪景區、祁門牯牛降等旅游景點,有祁門紅茶、安茶、祁門瓷土、中和湯、千層鍋、蕨粉圓子等特產,有徽州目連戲、祁門紅茶制作技藝、采茶撲蝶舞、祁門儺舞、畫眉、徽州祠祭(祁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