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泉潁社區 | 隸屬:中市街道 |
區劃代碼:341204001018 | 代碼前6位:34120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所轄居民點主要分布于泉河與潁河之間,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泉潁社區位于阜陽市北郊,東靠沙潁河,西靠老泉河,老105國道貫穿南北;南與三皇社區相鄰,北與十里鋪村相鄰,是阜城的北大門。古代時人們進入阜城必經之路,有兩河之間一條路之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北宋名將劉琦為抗擊金兵以兩河作為天然屏障,從泉河西南至沙潁河東北修筑4.5公里的戰壕(俗稱金溝),取得了順昌城保衛戰大捷,現在戰壕的遺址仍然可見。
中市街道辦事處位于社區所在地,沙潁河治理工程拆遷安置區河濱花園,北環路建設工程拆遷安置區均建在社區轄區內,北環路東西貫通,沙潁河、老泉河綠化帶治理,將使泉潁社區成為政治、文化的中心,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社區。
2006年11月區劃調整設立新
歷史沿革:
1958年屬寧老莊人民公社,1969年建泉潁大隊,1983年成立泉潁村委會,1992年屬泉潁鄉,1996年屬潁泉區泉潁街道,2006年11月由泉潁村,寧堂村、陸灣村合并為泉潁社區居民委員,屬阜陽市潁泉區中市街道至今。
周邊相關:
泉潁社區附近有潁泉生態園、三角洲公園、古西湖生態產業園、潁泉泉水灣濕地公園、阜陽大戲院、阜陽四九暴動舊址等旅游景點,有聞集草莓、瓦店山羊美食、枕頭饃、阜陽皮絲、潁泉大蔥、潁州櫻桃等特產,有潁上花鼓燈、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界首彩陶燒制技藝、嗨子戲、杜氏刻銅藝術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中市街道·泉潁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