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耿棚社區 | 隸屬:耿棚鎮 |
區劃代碼:341226108004 | 代碼前6位:34122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據《潁上縣地名錄》記載:耿棚,原是過路店子,初為耿姓在潁上至南照集,新集至潤河集人行便道的交叉路口,搭棚經營茶食,后逐步發展成小集,因以得名。民國時期,曾于此設第二區,群眾習稱耿棚。1993年正式更名為耿棚村。因村委會駐地在耿棚,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耿棚村位于潁上縣耿棚鎮中部,北部與李廟村相鄰,西與萬莊村相鄰,南部與卞莊村相鄰,東與羅莊村相鄰。耿棚新村位于耿棚村西部,由橋北隊組成,現有94戶387人,規劃前占地5.68公頃,到2020年預計達到110戶449人,規劃后占地3.94公頃,節約土地1.74公頃。
一、基本情況
耿棚村位于耿棚鎮的中西部,緊鄰耿棚鎮,潁紅公路穿村而過。全村共有866戶、3710人,耕地3438畝,主要經濟產業以種植、養殖和勞務經濟支撐,2007年人均純收入為3280元。村內新興產業為蠶桑業,畝均純收入可達3000多元。新建的中心村耿棚新村,正在建設徽派建筑風格房屋200多間,新農村示范建設已初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推介耿棚社區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桑蠶)。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耿棚社區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耿棚社區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蠶桑)。
歷史沿革:
1949年恢復建制后,大店區改為耿棚區:1958年與潤河合并成立耿棚人民公社:1961年建區劃社是,復建耿棚區;1969年撤區并社時劃出原潤河集,仍名耿棚人民公社;1979年恢復耿棚區原名;1983年體改中耿棚區撤銷改名為耿棚村;2006年10月調整村級區劃,將盧郢村與耿棚村委會合并為耿棚村委會,2018年10月改為耿棚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耿棚社區附近有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潁上尤家花園、迪溝生態旅游風景區、潁上明清苑、五里湖生態濕地公園、管鮑祠等旅游景點,有潁上大米、古城泥人、管仲酒、八里河牌大米、潁上柳編、王崗腐竹等特產,有潁上花鼓燈、淮河鑼鼓、管仲的傳說、潁上大鼓書、潁上琴書、推劇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