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崗鎮 | 隸屬:潁上縣 |
區劃代碼:341226110 | 代碼前6位:34122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轄區面積:約74.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周樓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周樓村是王崗鎮八個自然村之一,全村總人口8140余人,共有黨員150多名,耕地面積10492畝,是由原周樓、牌坊、新安三個村經村級區劃調整合并而成。
…[詳細] |
王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王崗村位于潁正公路沿線,東接馬新村,南連金唐村,北依姚莊村,西壤周樓村。2006年1月底由原王崗、小莊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村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詳細] |
蔡郢村 | ~200 | 村莊 | 蔡郢村是王崗鎮八個自然行政村之一,位于王崗鎮西2.8公里,西鄰垂崗鄉,南靠唐垛湖,東接周樓村,北依姚家湖與姚莊村隔湖相望,潁正公路橫貫全村,五叉路是蔡…[詳細] |
金唐村 | ~202 | 村莊 | 金唐村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有大量種植小麥的傳統,農業發達,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市場需求,金唐村的村民在各級政府和村干黨員的引導下,逐漸改變舊的農業生產…[詳細] |
淮羅村 | ~203 | 村莊 | 淮羅村位處淮河岸邊,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總人口2369人,610戶,勞動力1430人,耕地面積5653畝。
…[詳細] |
馬新村 | ~204 | 村莊 | 馬新村,位于王崗東大門,全村現有1096戶,4100口人,其中黨員80多名,下設1個支部,村兩委成員由5人組成。
該村是一個崇尚民主團結,…[詳細] |
鄭灣村 | ~205 | 村莊 | 鄭灣村是王崗鎮八個自然行政村之一,有13個自然莊,13個村民組,總人口3285人,總戶數825戶,有耕地4830.7畝。村風淳樸,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詳細] |
姚莊村 | ~207 | 村莊 | 姚莊村地處沙河與淮河交匯處,位于王崗鎮西2.8公里,西鄰垂崗鄉,南靠姚家湖,東接周樓村,北劉集鄉隔河相望,姚莊路橫貫整個居民點,劉集、王崗是姚莊村主要…[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崗嶺上,原多黃、王兩姓,故有黃崗村、王崗村之稱。清設驛鋪,名黃崗鋪。1949年改今名。
基本介紹:
王崗鎮位于潁上縣城東南20公里處,南鄰淮河,北倚潁河,境內的唐垛湖是沿淮有名的行蓄洪區,西連垂崗,東接賽澗。全鎮總面積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700畝,下轄17個村民委員會,86個村民小組,共有9327戶,38562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
歷史沿革:據順治、光緒《潁上縣志》記載,王崗鎮在明、清兩代歷史上,都屬于潁上縣正陽鄉。民國3年(1914年),縣下設地方局,二十年末,始有區的建置,王崗屬于南二區管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冬,王崗建區,區長陳竟仁。1949年元月,王崗區解放。中國0在王崗建立了垂崗區委會和區政府,后改為兩河區,下轄賽澗、王崗、皇廟、萬臺、蔡廟、垂崗
歷史沿革:
明初屬正陽鄉轄,淸乾隆年間屬東六都所轄,民國時期,曾于此設第一區。
解放初建王崗鄉,屬黃崗區(1951年改名兩河區)。
1961年建區劃社時成立王崗公社,駐地王崗,屬垂崗區轄。
1969年撤區并社時,本社同時撤銷;1973年建王崗管理區。
1979年建區劃社,復名王崗公社。
1983年體改中改王崗鄉。
1992年3月撤區建鎮,周樓鄉、賽澗鄉、垂崗鄉、淮羅鄉并入改置鎮。
1996年11月,賽澗、垂崗從該鎮劃出,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