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淝水社區 | 隸屬:八公山鄉 |
區劃代碼:340422200002 | 代碼前6位:3404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D |
長途區號:055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莊境內有一條淝水河,又因居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
基本介紹:
八公山鄉淝水社區,位于壽縣歷史文化名城城區北郊,北依八公山,南偎東淝河,東與珍珠泉社區比鄰,西至東淝閘,面積約2平方公里。社區 于2007年6月掛牌成立,下設6個管理小區,住戶約2400戶,人口5700人,駐區企事業單位23家。淝水社區是連接淮北、淮南的交通樞紐,省級合阜路穿境而過,在建合阜高速即將通車,雄偉現代化萬噸級船閘溝通湖(瓦埠湖)河(淮河),是馳騁江淮大地、實現理想的一塊希望之地;這里是壽縣著名的資源集中地,盛產紫金石、大理石、石灰石、龜紋石及優質礦泉水,是投資興業共同開發發展的一片熱土;這里是壽縣名優特產地,有細膩溫潤的紫金硯,潔白如玉的八公山豆腐,金黃可口的八公山酥梨,味美多汁的
歷史沿革:
2005年6月設立,屬八公山鄉至今。
周邊相關:
淝水社區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古城暨八公山風景區、壽縣清真寺、壽縣孔廟、壽縣報恩寺、孫叔敖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八公山豆腐、壽縣“大救駕”、廷龍瓜子、安農水蜜桃、壽州香草、壽縣草莓等特產,有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六安市壽縣)、肘歌抬歌(淮南市壽縣)、壽州鑼鼓、大救駕制作工藝、壽州大鼓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淝水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