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畢墻村 | 隸屬:板橋鎮 |
區劃代碼:340422106201 | 代碼前6位:3404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D |
長途區號:055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村莊畢家墻,此村莊畢姓居民居多,且原有一圍墻,故得名。
基本介紹:
畢墻村
板橋鎮畢墻村位于板橋鎮的最北端,東與安豐塘鎮一河之隔,北與正陽關鎮相連。2007年由原畢墻村、張祠村兩村合并。全村擁有土地面積6596.14畝,下轄48個村民組,1081戶總人口4951人。
村兩委及其他成員有10人組成,其中擁有一名大學生村官代杰,暫任職村主任助理。總支部下轄3個黨支部,黨員總數108人,其中女黨員11人。
改革開放以來,我村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導產業,在不斷開展農業化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完善資源開發制度,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畢墻村與板橋村、清真村、紅星村、雙門鋪村、團崗村、新華村、芍西村、龍祠村、鄒祠村、王樓村、黃安村相鄰。
歷史沿革:
原名新店大隊,屬板橋鎮;1958年屬板橋公社;1960年屬枸杞公社;1961年屬板橋公社;1981年更名為畢墻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為板橋鄉畢墻村;1984年撤鄉并鎮,為板橋鎮畢墻村;2007年與張祠村合并為畢墻村,屬板橋鎮至今。
周邊相關:
畢墻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古城暨八公山風景區、壽縣清真寺、壽縣孔廟、壽縣報恩寺、孫叔敖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八公山豆腐、壽縣“大救駕”、廷龍瓜子、安農水蜜桃、壽州香草、壽縣草莓等特產,有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六安市壽縣)、肘歌抬歌(淮南市壽縣)、壽州鑼鼓、大救駕制作工藝、壽州大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