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泗縣 | 隸屬:宿州市 |
區劃代碼:341324 | 代碼前6位:3413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皖L |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轄區面積:約17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6.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4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街道、15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運河街道 | 22.31km2 | 運河街道辦事處駐汴光社區。將泗城鎮管轄的朱橋、西關、花園井、汴河、南關、高尤、衡尤、汴光、趙位9個社區,大路口鎮管轄的網周村、大季村2個村劃歸運河街道…[詳細] | |
泗水街道 | 泗水街道辦事處駐東發社區。將泗城鎮管轄的曹苗、東發2個社區,草廟鎮管轄的大劉、于圩2個社區劃歸泗水街道管轄。泗水街道辦事處駐東發社區。…[詳細] | ||
虹城街道 | 虹城街道辦事處駐四里橋社區。將泗城鎮管轄的四里橋、北關、東關、虹鄉4個社區,屏山鎮管轄的白廟村、陳劉村、張喬村3個村劃歸虹城街道管轄。虹城街道辦事處駐…[詳細] | ||
泗城鎮 | 12.39萬人 | 泗城鎮是個古老的城鎮,古名夏墟,又稱禹墟,傳說是大禹的封地.顧野王《輿地志》介 紹夏丘縣指出:"堯封夏禹為夏伯,邑于此,即天子位,徙都陽翟(今河南禹…[詳細] | |
墩集鎮 | 2.58萬人 | 94km2 | 泗縣墩集鎮位于泗城東南部,距泗城十公里,總面積94平方公里,耕地6.8萬畝.東于江蘇省泗洪縣接壤,北依新汴河,南位于五河縣毗鄰,地處兩省三縣結合部.轄…[詳細] |
丁湖鎮 | 4.25萬人 | 丁湖鎮位于泗縣西南部,5.4萬人,11.2萬畝耕地,轄39個行政村,近幾年,泗縣丁湖鎮立足于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始終堅持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詳細] | |
草溝鎮 | 6.09萬人 | 草溝始建于北宋時期,以盛產畜牧產品和水產品而得名,歷史上是有名的商貿重鎮,素有“小南京”之稱。草溝鎮為省級中心鎮,地處泗縣西南部,與靈壁、固鎮、五河三…[詳細] | |
長溝鎮 | 3.56萬人 | 長溝古稱長直溝,位于泗縣西部,南靠新汴河,北依奎濉河,303省道穿境而過,西接合徐高速公路,京滬線,東連寧徐高速公路、104國道,距徐州觀音機場70公…[詳細] | |
黃圩鎮 | 4.65萬人 | 黃圩鎮位于泗縣西北部,地處蘇皖兩省,泗縣、靈壁、睢寧三縣交界處。人口6萬,8萬畝耕地,轄37個行政村,享有林、棉、禽三多的特點是遠近聞名的木材加工基地…[詳細] | |
大莊鎮 | 4.73萬人 | 94.7km2 | 大-莊鎮位于安徽省泗縣城北25公里處,104國道穿鎮而過,距江蘇徐州觀音機場40公里。全鎮面積94.7平方公里,所轄33個行政村,6.2萬人口,8.7…[詳細] |
山頭鎮 | 4.86萬人 | 山頭鎮地處泗縣東北部,兩省四縣交界處,山閔路貫穿境內.轄3區0區個行政村,10.8萬畝耕地,6.7萬人,年無籽種植西瓜達萬畝,良種豬養殖其中徐井一村二…[詳細] | |
劉圩鎮 | 3.55萬人 | 83km2 | 劉圩鎮位于安徽省泗縣東北部30Km處,329國道穿鎮而過,西北距江蘇省徐州市觀音機場45Km,東距徐寧高速公路8Km,北距逍遙口碼頭13Km,全鎮面積…[詳細] |
黑塔鎮 | 5.75萬人 | 185.9km2 | 黑塔鎮位于泗縣東北部20公里處,303省道、泗洪--永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面積185.9平方公里,耕地16萬畝。南靠新濉河,與草廟鎮隔河相望,北接劉圩…[詳細] |
草廟鎮 | 1.69萬人 | 66.7km2 | 泗縣轄鎮。1949年設草廟鄉,1961年設公社,1980年改區,1992年撤區并鄉時改鎮。位于縣城東,距縣城7.5公里。面積66.7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
屏山鎮 | 5.23萬人 | 114.7km2 | 泗縣轄鎮。1949年設立屏山區,1958年改公社,1980年改區,1992年設鎮。位于縣城北,距縣城10公里。面積114.7平方公里,人口3.2萬。1…[詳細] |
大楊鎮 | 2.86萬人 | 97km2 | 大楊鎮位于泗縣縣城西北部,現轄10個行政村、107個自然莊,總面積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萬畝,總人口4.61萬人。
調整后,以原大楊鄉行…[詳細] |
大路口鎮 | 3.64萬人 | 96km2 | 大路口鎮位于泗縣縣城南端,現轄10個行政村、110個自然莊,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萬畝,總人口4.85萬人。
調整后,以原大路口鄉…[詳細] |
瓦坊鎮 | 3.99萬人 | 210km2 | 瓦坊鄉地處安徽省東北部,典型的淮北平原。瓦坊鄉面積210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12825戶,53000余人。勞動力資源豐富、廉價,年向外輸出勞動力…[詳細] |
地名由來:
原來叫泗州,境內有泗水而得名,泗水源頭在縣城內的東陪尾山,有四個源頭,故名泗縣。
基本介紹:
早在夏朝即開始建制,漢始置夏邱縣,后漢改夏邱縣為虹縣。634年,將虹縣納入泗州。1680年,泗州城陷沒于洪澤湖。1777年,遷泗州州治于虹,虹縣并入泗州。1912年(民國元年)4月,泗州更名泗縣,直屬安徽省。廢州制,改稱泗縣。
〖地理位置〗
泗縣地處淮北平原東部,為安徽省東北邊緣縣,東部與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北部與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接壤,南部與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西部與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為鄰,是兩省四縣交界地帶,背靠中原,地近東海,既可南進北出,也可東拓西展,接受各方的經濟和文化輻射。
〖行政區劃〗
2000年,泗縣轄12個鎮、7個鄉:泗城鎮、黃圩鎮、大莊鎮、山頭鎮、劉圩鎮、黑塔鎮、屏山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被認定為2024年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
2024年1月,泗縣入選2023年度安徽省養殖10強縣名單(生豬)。
2023年1月,泗縣長溝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列入為第五批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泗縣入選。
2022年8月,泗縣入選2022中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第79位。
2022年5月,泗縣入選首批安徽省“大托管”示范縣名單。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名單發布,泗縣名列第86。
2021年9月,泗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泗縣上榜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位列第89。
歷史沿革:
古為淮夷地,堯封禹為夏伯,始邑于此,名夏丘。
西漢置夏丘縣。
唐置虹縣。
清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沉沒后,州署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移治于虹縣,州縣合一,仍為泗州,虹縣降稱虹鄉。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廢州為縣,稱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恢復泗縣建制,屬皖北行署宿縣地區。
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宿縣專區。
1956年1月12日,屬蚌埠專區。
1961年4月13日,屬宿縣專區。
1
區劃:安徽省·宿州市·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