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涼亭鎮 | 隸屬:宿松縣 |
區劃代碼:340826107 | 代碼前6位:34082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H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轄區面積:約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涼亭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涼亭社區位于涼亭集鎮中心,全社區總國土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3058畝,山場1143畝,水面800畝,41個居民小組,1190戶,農業人口4536人…[詳細] |
東山村 | ~200 | 村莊 | 東山村地處宿松北大門,國土面積10.3萬平方公里,28個行政村民小組,總共672戶,2718人。
全村耕地面積1773.49畝,其中水…[詳細] |
楓驛村 | ~201 | 村莊 | 楓驛村位于宿松縣北大門,地處太宿兩縣交界處,因古時候有驛站建于楓驛街而得名。105國道,合九鐵路貫穿全村。
總支共有兩個黨支部,4個黨小…[詳細] |
柳溪村 | ~202 | 村莊 | 柳溪村位于宿松縣東北角,東鄰太湖縣江塘鄉五星村,南鄰河塔鄉普濟村,西鄰本鎮紫庵村,北鄰楓驛村。涼太公路、318高速、柳溪大河自西向東穿村而過,是典型的…[詳細] |
太陽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太陽村位于宿松縣北端,與涼亭集鎮交匯,105國道、合九鐵路橫貫全村,涼趾公路、太向公路、太柳公路緊緊相連,地處涼亭鎮新規劃的中心位置,是典型的三面環鎮…[詳細] |
夏家村 | ~204 | 村莊 | 夏家村位于大別山西南部丘陵地區,總面積8.9平方公里,37個村民組,1098戶,3964人,其中黨員84人,耕地總面積3356畝,其中水田2872.2…[詳細] |
三德村 | ~205 | 村莊 | 三德村地處涼亭鎮西南邊緣,屬丘陵地帶,四面臨陸.合九鐵路,105國道從村中穿過,交通便利。全村國土面積1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00畝,山場面積5…[詳細] |
紫庵村 | ~206 | 村莊 | 紫庵村位于涼亭鎮東北部,毗鄰本鎮柳溪、烽火、太陽、楓驛等四個行政村及河塌鄉斗山河村。村內交通發達,涼太公路貫穿東西。蓮花至普濟,楓驛至紫庵公路南北相連…[詳細] |
青竹村 | ~207 | 村莊 | 青竹村位于宿松縣涼亭鎮西北,青山竹林是青竹人的搖籃,青竹因山青竹茂而聞名。如果說涼亭鎮是嚴恭山連接趾鳳鄉白崖寨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么青竹則是風景里一…[詳細] |
烽火村 | ~208 | 村莊 | 烽火地處涼亭鎮東南面,與河塌鄉斗山河村相鄰,轄有2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00余人。全村總面積7800畝,山場面積3600畝,土地面積2600畝,黨員…[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一條河,名涼亭河,取其前二字。
基本介紹:
涼亭鎮歷來便是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物阜年豐之地。發端于近鄰趾鳳鄉大山區的涼亭河清澈明凈、常年不斷,穿鎮而過,將鎮區分割為河東、河西兩大部分。人口密集的老鎮區傍河而居, 頗有 “人家盡枕河”的意境。
據記載,公元前 184 年 4 月,漢高后置松茲侯國于涼亭河旁的仙田鋪。漢平旁元始五年(公元 5 年)降為松茲縣,故涼亭河稱舊縣河。明弘治戊午年間,知縣施浦建亭河上,作為“郵遞商旅販徒”來往休憩之所,故而改名為涼亭河。清末因此地商業貿易興旺,乃正式建鎮,并以河定名,稱為涼亭河集鎮。解放前為北三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七軍在境內開展斗爭,建立紅色政權。
解放初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涼亭鎮被命名為第六屆安徽省文明村鎮。
文化旅游:
賀氏啟六公祠位于安慶市宿松縣涼亭鎮東山村。座北朝南,面闊31米,通進深41米。賀氏啟六公祠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5年)。擴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明三暗五,正屋三進三開間,東西各
歷史沿革:
1940年設涼亭鄉;1952年1月增設涼亭區,設涼亭鎮和三德、青竹、夏家、東山、楓驛、汪洋鄉;1956年1月青竹鄉并入涼亭鎮,東山、楓驛鄉并為楓驛鄉,汪洋、柳溪、普濟鄉并為柳溪鄉;同年9月夏家、三德鄉與涼亭鎮并為涼亭鄉,楓驛、柳溪鄉并為柳溪鄉;1958年10月改涼亭公社;1982年更名為涼亭河公社;1984年3月設涼亭河、柳溪鄉;1992年2月設立為涼亭鎮,地名沿用至今。
溪玉葉是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涼亭鎮的特產。柳溪玉葉茶的品質特征是:外形扁平勻直,色澤黃綠明亮,毫毛披掛,形如早春柳葉;內質香高幽長,清花香型,滋味鮮醇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凈成朵,嫩綠明亮。柳溪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