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港鎮 | 隸屬:桐城市 |
區劃代碼:340881104 | 代碼前6位:34088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H |
長途區號:0556 | 郵政編碼:246000 |
轄區面積:約1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山村 | ~200 | 鎮中心區 | 龍山村簡介
龍山村位于雙港鎮的北側,合永長圩的未端,與雙港鎮區毗連,村南為連綿起伏的丘陵,村北為地勢低洼的圩畈,現有28個自然村莊,總…[詳細] |
雙鋪村 | ~201 | 鎮中心區 | 一、村情概況
雙鋪村位于雙港集鎮區,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現轄21個自然村莊和3個社區居民組,總戶數2797戶,總人口11190人(其中農…[詳細] |
天城村 | ~202 | 鎮中心區 | 天城村位于雙港鎮鎮區邊緣,地處萬畝圩——唐合圩上游南邊,東鄰龍山村,西毗永上村及新渡鎮金圩村,北接唐興村,南抵雙鋪村;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20個村…[詳細] |
福橋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福橋村概況
福橋村座落在桐城市雙港鎮南邊,是清朝川、湖、兩廣總督汪志伊的故鄉,同時也是雙港塑料之鄉的發源地。村界東至雙白公路,…[詳細] |
長楓村 | ~204 | 鎮中心區 | 長楓村簡介
長楓村位于雙港鎮鎮區東南邊,是雙港鎮政治、經濟、工業、文化的中心。2004年是由原楓樹村、長春村合并而成。轄區共有村民組2…[詳細] |
練潭村 | ~205 | 鎮中心區 | 練潭村隸屬桐城市雙港鎮,座落桐城市最南端,與宜秀區羅嶺鎮毗鄰,東邊與本鎮福塘村接壤,西鄰徐杉村,北與福華村毗鄰,全村面積約7平方公里,楊新公路貫穿全村…[詳細] |
徐杉村 | ~206 | 村莊 | 徐杉村概況
徐杉村位于雙港鎮東南部,占地面積約7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村里修了一條8公里長的環村水泥路,各村民組道路四通八達。全村90…[詳細] |
福塘村 | ~207 | 村莊 | 雙港鎮福塘村位于該鎮最東嶼。東北瀕臨嬉子湖。西部依托小橫山,南端與練潭村接壤,西南和福華村毗鄰。全村約12平方公里,境內丘陵延綿,沿湖和灣交錯,依山傍…[詳細] |
福華村 | ~208 | 村莊 | 福華村概況
福華村位于雙港鎮東南邊,座落于風景秀麗的嬉子湖畔,位于大橫山與小橫山之間,總面積13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積0.81畝。其中:耕地…[詳細] |
潘賽村 | ~209 | 村莊 | 潘賽村概況
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潘賽村隸屬桐城市雙港鎮。其位于大橫山北鹿嬉子湖西南畔。由原潘祠村.高賽村合并而成。與雙港鎮福華.山明.…[詳細] |
山明村 | ~210 | 村莊 | 山明村位于雙港鎮鎮區的東部,座落在巍巍的大橫山腳下。無數抗日英雄長眠在歷史悠久的大橫山上。山中有抗日烈士塔,是革命教育和宣傳的勝地。
山明村…[詳細] |
唐興村 | ~213 | 村莊 | 雙港鎮唐興村位于雙港鎮北部,西臨新渡鎮,向北比鄰金神鎮。這里水資源豐富。發源于龍眠山麓的掛車河流域及其支流中河、南河貫村而過,滋潤著2000畝耕地,水…[詳細] |
鴨子村 | ~214 | 村莊 | 雙港鎮鴨子村,交通狀況水泥路貫通南北,人口狀況(總戶數676、總人口2667、勞動力人口1325、流動人口758)。土地狀況(耕地2950畝、臨地面積…[詳細] |
青城村 | ~215 | 村莊 | 雙港鎮青城村于二○○四年在原五合、畢畈兩村基礎上合并而成。本村位于雙港鎮西南,南臨懷寧縣,西接新渡鎮柏年村、合城村,人形河、大沙河依境而過。距鎮區距離…[詳細] |
鄭圩村 | ~216 | 村莊 | 鄭圩村概況
鄭圩村位于雙港鎮南部,東鄰南河村,西毗青城村,北接白果村,南抵懷寧縣,南北寬0.9公里,東西長2.5公里,面積2.25平…[詳細] |
白果村 | ~217 | 鎮中心區 | 白果村簡介
白果村位于雙港鎮的南邊,一條雙金公路穿村而過,距鎮區3公里,南與懷寧縣的金拱鎮相接壤,北臨柏年河。現村由原雙圩村和周圩村合…[詳細] |
民畈村 | ~218 | 村莊 | 因取民屯村、仇畈村各一字,故名。2004年民屯村、仇畈村合并設立民畈村,屬雙港鎮,地名沿用至今。…[詳細] |
南河村 | ~219 | 村莊 | 南河村簡介
南河村位于雙港鎮的南邊,距鎮區5公里,與懷寧縣的涼亭鄉、金拱鎮接壤,南北大沙河的交匯處。2004年由原南獲村和清河村合…[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此處古時南北均可泊船,故名雙港鋪,又名雙鋪。
基本介紹:
雙港鎮位于桐城市南部,風景秀麗的嬉子湖畔,鎮域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4平方公里,現轄20個行政村,鎮域總人口6.2萬人。
雙港鎮是桐城市的經濟重鎮,是聲名遠揚的“塑料之鄉、魚米之鄉”、“教育大鄉”。先后被列為安慶市、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省中心鎮,2003年全鎮壓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億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9億元。連續多年獲安慶市發展鄉鎮企業“十強”,安徽省發展鄉鎮企業“百強”稱號,1998年底獲安慶市“小康鄉鎮”稱號。
近年來,雙港鎮確定了工業立鎮的發展戰略, 個私經濟增長迅速,經濟發展綜合水平居桐城市鄉鎮之首,已成安慶市較為活躍的一個經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雙港鎮為2022年度安徽省衛生城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雙港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雙港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雙港鎮榜上有名。
2019年5月,雙港鎮被授予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92年3月撤區并鄉,雙鋪、練潭、白果鄉和楊公鄉塘興、鴨子村合并,設置雙港鎮,地名沿用至今。
汪志伊(1743—1818)字稼門,安徽桐城人,今桐城雙港鎮白陂塘汪氏,清朝大臣。乾隆三十六年舉人,充四庫館校對,議敘,授山西靈石知縣。除徵糧擾累,刻木為皂隸書里分糧數,以次傳遞,民遵輸納。調榆次,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