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概況
雙鋪村位于雙港集鎮區,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現轄21個自然村莊和3個社區居民組,總戶數2797戶,總人口11190人(其中農業人口2784人,勞動力人口1309人),流動人口1781人,村域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37畝,山地面積193畝,林地面積29畝,水面面積310畝,人均耕地面積0.26畝。雙鋪村環山帶湖,鐘靈毓秀。清代屬雙港鋪保,民國屬木楊鄉,現隸屬桐城市雙港鎮,是清代按察使汪志伊的故里。省示范高中天城中學、雙港鎮政府、雙港鎮主要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均座落其境內。
1、新農村建設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雙鋪村經濟在集鎮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下,取得了快速發展。村兩委抓住機遇,以集鎮為載體,以改善農民居住環境為目標,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穩步推進村莊整治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編制了雙鋪村中心村莊規劃和康居新村建設規劃;
——規劃建設了高起點高標準的康居新村,已有120戶農民入居新村;
——修建村級水泥路7.9公里,下水道4.5公里,自來水管網13公里,路燈120盞,新增綠化面積10200平方米;
——興建敬老院一所,農民文化廣場一座,農民文化長廊一個,農家書屋一個;
——引導農民積極參與門前綠化、美化、凈化活動,改善了過去臟、亂、差的家庭生活環境;
——計劃生育政策符合率達100%,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和新型合作醫療。
2、經濟狀況
雙鋪自古就有“里多富饒,人善商賈”的歷史,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勤勞智慧的雙鋪人敢為人先,他們商海弄潮“塑料袋子打天下”,創造了“小商品大市場”的奇跡,形成了以塑料制品生產加工為主的特色產業。現已擁有各類生產加工企業320家,境內有雙港工業園、華貓工業園、蕭山工業園和雙鋪工業小區,構成了“三園一區”的工業經濟格局。2008年工農業總值實現2.34億元,農業總值15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14.9萬元,人均收入8210元(含社區居民收入)。一大批農民從小康走向富裕,經濟建設闊步前進,村容村貌日新月異,已成為我市一顆璀璨的明珠。
3、現代化建設情況
全村共有農用機械21臺,自來水安裝達90%,有線電視、數字電視安裝率達90%,人們在茶余飯后都能欣賞高清晰電視畫面。電話普及率達100%,寬帶安裝率達65%,不僅能共享互聯網信息資源,還能實現在網上洽談生意。共有汽車、小汽車279輛,他們在和諧環境中刷新生活每一天,快樂的享受現代生活。
4、黨的建設情況
雙鋪村現有黨員54人,成立了村黨總支,總支下設社區黨支部、種植業黨支部和8個黨小組,開展了黨員議事會活動、“雙培雙帶活動”和“三級聯創”活動。歷年來榮獲優秀黨總支稱號和綜合目標管理考核第一名。
二、領導班子
全村共有21個村民組,村民代表63人。村委會設主任一名,委員三名,有婦代會,民主理財小組,民事調解委員會和治保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