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福街社區 | 隸屬:老街街道 |
區劃代碼:341002004002 | 代碼前6位:3410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舊時街內有座五福廟,寓意:壽、富、康寧、修好德、考終命這五福,故得名五福街社區居委會。
基本介紹:
社區概況:五福街社區始建于50年代初期,2002年9月與公園街居委會合并成立。位于黃山市中心城區的中心地帶,東起新安北路、南至濱江中路、西至三馬路、北至延安路,黃山著名旅游景點屯溪老街和屯溪購物商貿城坐落于此,是黃山市商貿旅游集中地。占地面積約0.6平方公里,現有居民2100余戶,人口6100余人。轄區有13條東西走向和14條南北走向的道路,縱橫交錯,形成網格狀的區域特色,將社區分割成老街旅游景點、宇隆商貿城、青春商貿城、惠中商城、華馨苑小區、濱江小區、栗里商場7個區域,1500多間店鋪,是一座整體性較強、密集型商業社區。
屯溪老街:被譽為 “活動著的清明上河圖” ——屯溪老街座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五福保、公園保。
1949年解放后成立五福街、公園街政府。
1954年公園街政府并入栗里街政府。
1957年2月設立五福街、公園街居委會,屬車站街道辦事處。
1960年6月成立屯溪人民公社,屬車站管理區。
1961年10月撤銷屯溪公社,屬車站街道人民公社。
1965年6月大橋、車站街道人民公社合并,屬街道工作組。
1966年五福街居委會改名興無街。
1978年4月屬東市街道辦事處。
1983年恢復五福街居委
周邊相關:
五福街社區附近有屯溪老街、黎陽in巷、黃山文創小鎮、花山謎窟、新安江濱水旅游區、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屯溪醉蟹、徽州毛豆腐、屯溪綠茶、屯溪臭鱖魚、屯溪腌鮮鱖魚、甜酒釀等特產,有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屯溪區)、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綠茶制作技藝(屯溪綠茶)、徽筆制作技藝、黎陽仗鼓、抬閣(隆阜抬閣)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