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口社區 | 隸屬:陽湖鎮 |
區劃代碼:341002101005 | 代碼前6位:3410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原有黃口自然村,地處黃坑塢水流入新安江之口,故得名。
基本介紹:
黃口社區位于陽湖鎮以東偏北,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境內有萬方以上山塘2座,即大嶺塘和烏坑塘,社區共有山林1600畝。社區有7個村民小組,460余戶居民共計1500余人,村民代表31人,社區現有正式黨員40人,預備黨員2人,黃口以地處黃坑塢水流入新安江之口,故名,1961年建立大隊,1966年與兗山大隊合并,1969年又與分開,隊名一直未變。1983年政社分開,建立鄉人民政府后,改建為黃口村民委員會。1994年6月劃歸黃山市旅游度假區管理,2004年4月撤村建居后為黃口居民委員會。2010年3月回歸陽湖鎮管理至今,境內有黃山市百佳攝影點——螺螄頂。
黃口社區與稽靈山社區、柏山社區、迎賓社區、紫阜村、三充村、兗溪村、兗山社區、洽陽社區、陽湖社區、黃山學院社區相鄰。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黃口社區被安徽省林業局授予2023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2020年5月,黃口社區被命名為2019年度黃山市衛生鎮村(社區)。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歙縣王村區石南鄉,1952年屬橫關鄉;1952年8月橫關鄉下黃口村劃入屯溪市陽湖鎮;1961年8月成立陽湖公社,設黃口大隊;1966年與兗山大隊合并;1969年分開仍為黃口大隊;1983年9月公社改鄉制時,改置黃口村民委員會,屬陽湖鄉;1992年2月陽湖鄉撤鄉建鎮,屬陽湖鎮;1999年劃歸黃山旅游度假區,改設黃口居民委員會;2004年黃口居民委員會改為黃口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黃口社區附近有屯溪老街、黎陽in巷、黃山文創小鎮、花山謎窟、新安江濱水旅游區、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屯溪醉蟹、徽州毛豆腐、屯溪綠茶、屯溪臭鱖魚、屯溪腌鮮鱖魚、甜酒釀等特產,有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屯溪區)、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綠茶制作技藝(屯溪綠茶)、徽筆制作技藝、黎陽仗鼓、抬閣(隆阜抬閣)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