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頭鋪鎮 | 隸屬:五河縣 |
區劃代碼:340322107 | 代碼前6位:3403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C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人口數量:約4.19萬人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金崗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金崗村位于五河縣城南1公里處,全村有3個自然莊,3個村民組,黨員數78人,村民代表32人,黨員議事代表20人,總戶數830戶,實有人口3600人,勞動…[詳細] |
馮劉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馮劉村地處頭鋪鎮東北端,緊鄰縣城南工業園。
馮劉村位于五蚌路南側,距五河縣城3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緊鄰縣城南工業園。本村擁有2個自然莊,…[詳細] |
花木王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花木王村位于工業園北,惠民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2個自然莊,15個村民組,黨員數64人,村民代表25人,黨員議事代表7人,總戶數880戶,實有…[詳細] |
大方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大方村位于縣工業園區中心,距五河縣城2公里處,306省道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本村擁有2個自然莊,3個村民組,黨員數31人,村民…[詳細] |
花園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花園村位于五蚌路邊,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本村擁有10個自然莊,10個村民組,黨員數4人,村民代表30人,黨員議事代表10人,總戶數632戶,實有人口2…[詳細] |
柿馬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柿馬村位于五蚌旁,全村現有人口6128人,流動人口200人,總戶數500戶,流動黨員2人;全村勞動力資源總數1500人,實有耕地面積9200畝,農業總…[詳細] |
屈臺村 | ~206 | 鎮中心區 | 屈臺村位于五河縣城西南七公里處,頭鋪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18畝,現有人口3282人,62名黨員,34名村民代表。1998年9月…[詳細] |
官橋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官橋村位于頭鋪西,距五河縣城10公里處,五蚌路旁。 本村擁有2個自然莊,15個村民組,黨員數70人,村民代表27人,黨員議事代表13人,總戶數760戶…[詳細] |
劉馬村 | ~208 | 村莊 | 劉馬村位于頭鋪鎮西北,距五河縣城13公里處,五蚌路北。 本村擁有6個自然莊,17個村民組,黨員數69人,村民代表38人,黨員議事代表15人,總戶數95…[詳細] |
薛林村 | ~209 | 村莊 | 薛林村位于澮河南岸張家溝東,距五河縣城13公里處,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本村擁有3個自然莊,16個村民組,黨員數63人,村民代表33人,黨員議事代表16…[詳細] |
郜臺村 | ~210 | 村莊 | 郜臺村位于淮河岸邊,距五河縣城7公里處,全村有2個自然莊,12個村民組,黨員數42人,村民代表30人,總戶數526戶,實有人口2710人,勞動力人口2…[詳細] |
訾圩村 | ~211 | 村莊 | 訾圩村位于淮河岸邊,距五河縣城10公里處。 本村擁有1個自然莊,8個村民組,黨員數23人,村民代表30人,黨員議事代表10人,總戶數455戶,實有人口…[詳細] |
方臺村 | ~212 | 村莊 | 五河縣頭鋪鎮方臺村位于皖東北淮河中游下段,距五河縣城僅5.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本村擁有五個村民組,黨員數25人,村民代表36人…[詳細] |
陳臺村 | ~213 | 村莊 | 陳臺村位于淮河大堤北側,距五河縣城12公里處。08年新修水泥路穿村而過, 本村擁有3個自然莊,10個村民組,黨員數17人,村民代表30人,黨員議事代表…[詳細] |
單臺村 | ~214 | 村莊 | 單臺村位于淮河北岸,全村12個村民組,黨員數44人,村民代表36人,黨員議事代表10人,總戶數615戶,實有人口2098人,勞動力人口1885人,流出…[詳細] |
凌歐村 | ~215 | 村莊 | 凌歐村位于淮河北岸頭鋪鎮南,距五河縣城10公里處,安訾路穿村而過。 凌歐村擁有兩個自然莊,12個村民組,黨員數56人,村民代表31人,總戶數801戶,…[詳細] |
安淮村 | ~216 | 村莊 | 安淮村位于淮河岸邊,距五河縣城15公里處。全村現有人口2786人,流動人口900人,總戶數670戶,全村共有0黨員56人,黨小組2個,流動黨員4人;全…[詳細] |
八岔村 | ~217 | 村莊 | 八岔村位于頭鋪鎮西南端,南靠淮河,西與新集鎮搭界。一條二千多米水泥路橫穿村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
該村現有耕地2950余…[詳細] |
地名由來:
以距舊縣城10里,為官道第一鋪得名頭鋪。
基本介紹:
安徽省五河縣頭鋪鎮位于淮河以北,蚌埠市東50公里,306省道兩側,下轄18個行政村,48878人,擁有耕地面積’7871l畝,是“全國民主建設的領頭羊”。
頭鋪鎮自1996年10月在屈臺村率先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試點工作以來,推行“四民主三公開”。四民主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三公開即: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1998年9月23目-總-視察頭鋪鎮屈臺村時,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給予肯定,稱為“屈臺模式”,并向全國推廣。
頭鋪鎮通過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村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體現.緩解了干群關系,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在農業方面,實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安徽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頭鋪鎮為2022年度安徽省衛生城鎮。
歷史沿革:
1969年成立頭鋪公社。
1984年改置鄉,屬于城郊區管轄,設十三個行政村,1992年3月撤區并鄉后,金崗鄉六個村合并到頭鋪鄉,2001年2月并鄉并鎮,安淮鄉十個村并到頭鋪,頭鋪鄉改為頭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