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無為市 | 隸屬:蕪湖市 |
區劃代碼:340281 | 代碼前6位:34028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皖B |
長途區號:0553 | 郵政編碼:238300 |
轄區面積:約202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1.8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0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無城鎮 | 21.69萬人 | 68km2 | 無城鎮位于無為中部,是無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系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現轄33個村、社區(城內社區14個,村(農村社區)19個)。全鎮面積1…[詳細] |
襄安鎮 | 3.8萬人 | 107km2 | 襄安鎮,現有人口約6.5萬人,土地面積約110平方公里,耕地6萬余畝,下轄白鶴、松院、金雞、吉祥、汪橋、馬腰、周林、文思、沈馬、三河、百子、新生12個…[詳細] |
陡溝鎮 | 4.01萬人 | 65km2 | 陡溝鎮,位于無為東北部。轄地分布于九連圩、小官圩和東、西七圩,現有14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全鎮面積1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76萬畝,實有…[詳細] |
石澗鎮 | 4.33萬人 | 120km2 | 石澗鎮地處無為之北,素有無為”北大門”之稱,是無為北部交通的總樞紐,石澗鎮歷史文化悠久,歷代人文薈萃,境內澗溪橫穿,商貿云集,店多成埠,古稱石澗埠。全…[詳細] |
嚴橋鎮 | 4.02萬人 | 嚴橋鎮位于無為西北邊陲,東與石澗、紅廟鎮接壤,西傍煙波浩蕩的巢湖,南與開城鎮毗鄰接永安河頭,北依風景秀麗的銀屏南麓,東北為丘陵山崗,西南為圩田平原,境…[詳細] | |
開城鎮 | 3.6萬人 | 63km2 | 開城鎮位于無為城西15公里的永安河畔,巢湖之東,據傳唐武德三年設縣時,開城所在地有城堡但無城門,故稱開城。鎮域總面積118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2個…[詳細] |
蜀山鎮 | 4萬人 | 52km2 | 蜀山鎮位于無為西南部,西與廬江縣白湖鎮相鄰,東與泉塘鎮一脈相連,北與巢湖毗鄰,南與洪巷鄉、鶴毛鄉隔水相望。蜀山鎮距縣城35公里,到長江碼頭18公里,省…[詳細] |
牛埠鎮 | 3.62萬人 | 75km2 | 牛埠鎮,位于皖江北岸,位于無為西南,距無城約50公里,距銅陵38公里,距廬江城42公里。東臨長江與銅陵市隔江相望,西靠三公山同廬江縣毗鄰,南倚楓沙湖和…[詳細] |
劉渡鎮 | 2.47萬人 | 78km2 | 劉渡鎮位于無為西南部,南與銅陵市隔江相望,北以西河為界與襄安鎮、泉塘鎮相鄰,東與姚溝鎮相連,西與牛埠鎮、洪巷鎮接壤,距無為城區28公里。全鎮自然條件優…[詳細] |
姚溝鎮 | 2.48萬人 | 78km2 | 姚溝鎮位于無為城以南16公里,東鄰高溝鎮,西和十里墩鄉、襄安鎮以河為界與劉渡鎮接壤,北靠泥汊鎮,南瀕長江,與銅陵市隔江相望,鎮域總面積78平方公里,下…[詳細] |
泥汊鎮 | 4.08萬人 | 119km2 | 泥汊鎮,位于無為東南,東臨長江,與繁昌縣一衣帶水,南與全國四大電纜基地之一的高溝鎮接壤,西與姚溝鎮毗鄰,北與福渡鎮相依。總面積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詳細] |
福渡鎮 | 2.55萬人 | 48km2 | 福渡鎮是無為的東大門,也是無為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橋頭堡。全鎮共轄8個行政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4.4萬,流動人口0.6萬,總人口5萬。總面積7…[詳細] |
泉塘鎮 | 3.65萬人 | 69km2 | 泉塘鎮地處無為西南,距無城25公里,是典型的農業大鎮,以螃蟹養殖、荸薺和席草種植為支柱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特色明顯,素有“安徽省螃蟹養殖第一鎮”的美譽,…[詳細] |
赫店鎮 | 2.36萬人 | 56km2 | 赫店鎮隸屬于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地處皖中,距城六公里,是安徽省無為的“西大門”。全鎮總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4.25萬人,轄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全鎮…[詳細] |
紅廟鎮 | 2.32萬人 | 84km2 | 紅廟鎮位于無為西北部,地處花渡河、永安河兩大水系上游,鎮政府駐地徐崗社區。紅廟鎮東與無城、赫店鎮為鄰,西與嚴橋鎮接壤,南與開城鎮一河之隔,北與石澗相望…[詳細] |
高溝鎮 | 3.99萬人 | 100km2 | 高溝鎮地處無為東南,長江北岸,距離無城20公里,南擁長江,東臨蕪湖,西鄰銅陵,北接無為泥汊、姚溝兩鎮,無為大堤穿境而過。全鎮國土面積70.83平方千米…[詳細] |
昆山鎮 | 2.01萬人 | 107km2 | 昆山鎮地處無為市最西南,系全市最偏遠鎮,東與牛埠鎮、北與鶴毛鎮接壤,南與銅陵市樅陽縣、西與合肥市廬江縣交界,總面積107.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2…[詳細] |
洪巷鎮 | 2.66萬人 | 84.6km2 | 洪巷鎮位于無為市西南,是抗日民族英雄、“雙百”人物戴安瀾將軍的故鄉,現有人口4.8萬人,面積84.6平方公里,下轄3個社區和10個村。境內有廬銅鐵路編…[詳細] |
鶴毛鎮 | 1.63萬人 | 76km2 | 鶴毛鎮位于無為西南邊境,南與昆山鄉接壤,西與廬江縣白湖鎮毗鄰,北倚軍二路。境內有西河、郭公河兩大水系環繞,鶴昆公路橫貫其中。全鎮總人口3.1萬人,轄7…[詳細] |
十里墩鎮 | 2.51萬人 | 52.3km2 | 十里墩鎮位于無為中部,下轄五個村、二個社區,2016年撤鄉設鎮,全鎮總面積53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
十里墩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十里墩始建…[詳細] |
地名由來:
太平興國年間,設無為軍,熙寧年間,始設無為縣,取天下太平,相安無事之意。雖然有人說取自三國時期,曹操征江南,不勝而歸,無所作為,但那時并沒有設置無為縣,只是到了唐時,才在江南設江南軍,無為設無為軍。無為縣名到宋朝才有。
基本介紹:
無為市地處皖中,臨江濱湖,承東啟西,現轄20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市總面積2022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18.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4.7萬人),常住人口82.5萬人。2021年,無為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8億元,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8億元,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7元,增長10.4%。連續兩年入圍中國創新百強縣(市)、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無為歷史悠久,人才薈萃。市名取“思天下安于無事,無為而治”之意,自隋朝始建以來,已有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2024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無為市位列第37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無為市位列456位。
2024年2月,無為市被命名為2023年度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
2024年1月,無為市入選2023年度安徽省養殖10強縣名單(水產)。
2023年12月,無為市被確定為2023年全國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效果突出縣(市、區、旗)。
2023年12月,無為市入選2023年全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百強縣,位列第96位。
2023年11月,無為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名第88。
2023年11月,無為市入選“2023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排名第93。
2023年11月,無為市入選“2023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排名第97。
歷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為揚州巢伯國。
春秋戰國大部分時間屬楚,有時屬吳。
秦隸九江郡居巢。
西漢隸淮南國、廬江國,境內有臨湖、襄安等縣。
東漢隸廬江郡。
三國時屬吳濡須。
晉屬廬江郡。
宋、齊、梁時屬豫州、南豫州,境內有扶陽縣、蘄縣。
陳時屬合州蘄縣。
隋改合州為廬州,改蘄縣為襄安縣,縣下設無為鎮。
唐初境內置開城、扶陽縣,不久即廢二縣置巢縣,隸廬州。
五代十國,先后隸楊吳昭順軍、南唐保信軍和后周江南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
區劃: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