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桂林村 | 隸屬:桂林鎮 |
區劃代碼:341021105200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其村委會駐地位于桂林,桂林,出處有二,一曰,原名金竹垣,南宋紹興六年(1136),洪氏遷入,后成為主姓,引唐代韓愈“出宰山水里,讀書松桂林”詩句,改村名桂林,二曰,原此處桂樹成林,故得名桂林村村民委員會。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 生平 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 韓愈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桂林村是桂林鎮政府所在地,位于歙縣東部,與績溪縣接壤,是我縣及黃山市的東大門,距縣城8公里,慈張線和皖贛鐵路線橫貫境內,交通便利,揚之河穿境而過,水資源十分豐富。全村分9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1828戶4200人,現有耕地2540畝,園地20畝,林地2466畝,養殖水面積70畝。
(一)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收入水平 1、農村經濟總收入年遞增率。2011年為20401.7萬元,2012年為24074萬元,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可達28407萬元,同比增長18%。2、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茭白種植業和蛋雞、肉豬養殖業是我村的主導產業。2012年茭白產值370萬元,蛋雞、肉豬產值
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仁禮鄉,七都。
民國期間,先后屬桂林鄉、大林鄉。
解放初,屬桂林鄉。
1961年成立桂林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1992年鄉改鎮,桂林村屬之至今。
周邊相關:
桂林村附近有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景區、新安江山水畫廊、鮑家花園、擱船尖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黃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硯、問政山筍、大方茶等特產,有黃山毛峰綠茶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黃山市歙縣)、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西園喉科、徽派版畫、新安醫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