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村是桂林鎮政府所在地,位于歙縣東部,與績溪縣接壤,是我縣及黃山市的東大門,距縣城8公里,慈張線和皖贛鐵路線橫貫境內,交通便利,揚之河穿境而過,水資源十分豐富。全村分9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1828戶4200人,現有耕地2540畝,園地20畝,林地2466畝,養殖水面積70畝。
(一)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收入水平 1、農村經濟總收入年遞增率。2011年為20401.7萬元,2012年為24074萬元,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可達28407萬元,同比增長18%。2、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茭白種植業和蛋雞、肉豬養殖業是我村的主導產業。2012年茭白產值370萬元,蛋雞、肉豬產值8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3、建立專業合作組織。我村成立了桂林養雞協會和歙縣軒雨茭白合作社,并發揮了良好的作用。4、村集體可支配收入。桂林村集體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情況逐步改善,2011年可支配收入達11.3萬元,2012年可支配收入達25.8萬元,2013年可支配收入達30萬元。5、農民人均收入。經過幾年的努力,桂林村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起種、養殖等多種經營方式,農民人均純收入有較大的提高,2011年人均純收入為8384.5元,2012年人均純收入為9288.8萬元,2013年人均純收入為10218元,同比增長10%。
(二)有完善的基礎設施1、通村主干道和村內道路硬化率。我村村莊比較分散,有9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通村的道路已全部硬化,2011年芳村自然村通往桂林村主干道也已完成硬化,村內主干道已100%硬化。2、村內主要道路安裝路燈并能正常使用率。我村路燈正在著手考慮實施安裝。3、廣播電視通達率。我村廣播電視已實現城鄉聯網,通達率100%。4、電話入戶率。全村有固定電話、移動、聯通,電話入戶率達100%,并有電信、移動、聯通公司的網點。5、衛生安全飲水率。目前,我村已實現村級自來水管網與縣級自來水管網的對接,自來水入戶率達100%。
(三)有較好的科技支撐1、義務教育普及率。我村6—18周歲青少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2、農村新增勞動力培訓。我村新增勞動力主要通過技校、集體培訓、遠程教育等形式進行培訓,培訓率達100%。3、農村勞動力轉移占總勞動力比重。我村共有勞動力2216人,已轉移997人,轉移率45%。
(四)有良好的生態環境1、村內主干道綠化、庭院美化等。我村通往各自然村的主干道基本上有綠化,農戶家中也有80%以上的庭院美化。2、村口、水口生態林、古樹、名樹保護。我村村口、水口生態林建設良好。
(五)有整潔的村容村貌
1、嚴格執行新農村建設規劃。我村已經聘請縣規劃設計部門完成了村莊建設整體規劃,并嚴格組織實施2、村內有垃圾集中處理場并配有兼或專職環衛保潔員。村內建有垃圾收集池并配有大型垃圾箱。2011年新建的垃圾中轉站即將竣工。我村配有專職保潔員3名。3、農戶使用清潔化能源比例。我村部分村民使用煤氣、電等清潔能源,普及率達95%以上。4、積極推進農村殯葬改革。我村無水泥硬化墳墓。5、推行健康養殖。我村的養殖戶都實行健康養殖。6、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我村以三清四改為突破口,積極進行村容村貌綜合整治。以林西和林東兩個片為起點,使村容村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六)有文明進步的村風民風1、無政策外生育。我村嚴格執行計劃生育國策,計劃生育工作情況良好。
(七)有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1、有專用文化活動場所和負責人。村內有黨員、村民綜合活動室、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并有專人負責。2、村文化廣播室。我村有文化活動室,并設有農家書屋。3、崇尚文明新風。舉辦五好文明家庭戶的評選、杜絕黃賭毒等歪風邪氣。
(八)有豐富的群眾生活開展勞動技能競賽、組織花會、燈會、文藝演出、體育活動等。2011年建設了我村農民公園,為豐富村民生活提供了活動場所。
(九)有較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1、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占全村人口的比重。我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3372人,參合率達100%。2、低保戶、受災戶、五保戶等弱勢群眾的救助保障。我村的救助保障達100%。3、設立村衛生室并達標。我村有村內衛生室并已達標。
(十)有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1、農民對村務公開滿意度。我村嚴格執行村務公開制度,每季度公開一次,做到公開、公正、透明。群眾基本滿意。滿意度100%。2、農民對村兩委滿意度。農民對村兩委干部近兩年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滿意度100%。3、建有規范的村務公開欄,并公開村務、財務情況。我村建有村務公開欄8平方米,同時公開村務、財務情況。4、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落實較好。我村的民主管理等各項工作落實較好。對村里的重大事項、重大開支都經兩委會及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研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