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徽城鎮 | 隸屬:歙縣 |
區劃代碼:341021100 | 代碼前6位:3410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轄區面積:約6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4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9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新路社區位于古城歙縣東側,轄區范圍為東至東門頭城門洞,南至漁梁農貿市場,西至金馬賓館,北至德勝門。轄區內有四路一街:即上路街、城東路、壕城路、前進路、…[詳細] |
中和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中和社區:2015年8月縣政府對徽城鎮原有社區區域進行調整,將原新南社區和解放社區合并為中和社區。中和社區地處歙縣縣城以南,東至長青山,南至西干山,西…[詳細] |
新安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歙縣徽城鎮新安社區成立于1988年9月,轄區占地面積3.8平方公里,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的開發新區,共有居民10000余戶,33000余人,劃分為10…[詳細] |
斗山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徽城鎮斗山街社區居委會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古城的中心,轄區內有著一條蘊涵豐富文化底蘊的聞名全國的古民居街道,是孕育徽商、發展徽文化的搖籃之地,也是…[詳細] |
漁梁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歙縣徽城鎮漁梁社區,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城南約1公里處,2010年11月根據上級村級區域規模調整部署,由原漁梁街和漁梁村合并而成,屬村、居民混居型…[詳細] |
北關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北關村基本概況
徽城鎮北關村地處縣城東北郊,與歙縣經濟開發區隔河相望。蕪屯公路和杭徽高速的交界處,交通便利,轄10個村民小組,571戶,12…[詳細] |
新州社區 | ~014 | 鎮鄉結合區 | 歙縣徽城鎮新洲社區居委會成立于2010年12月份。新洲社區居委會現有4個生活小區,分別為范村生活小區、新洲生活小區、農造廠生活小區、城北建材市場生活小…[詳細] |
練江社區 | ~015 | 鎮中心區 | 練江社區處于練江河畔,共有三個居民小組,共255戶,525人,人口少,分布廣是我社區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支部共有黨員23名,男14人,女9人。配套組織…[詳細] |
豐樂社區 | ~016 | 鎮中心區 | 豐樂社區:成立于2015年7月,轄區占地面積4.8平方公里,東至皖贛鐵路,南至歙西林場、鄭村鎮界,西至鄭村鎮界,北至富資河、豐樂河。社區辦公大樓座落于…[詳細] |
開發區社區 | ~017 | 鎮中心區 | 開發區社區:成立于2015年7月,管轄范圍為開發區建成區,占地面積約5.45平方公里。社區劃分為5個居民組,共有常駐人口1015戶,4836余人![詳細] |
新路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新路村概況
一、村情基本情況
新路村地處徽城鎮腹地,為城中村,共有531戶,人口1300余人,有七個村民小組,分居城東路、壕城…[詳細] |
問政村 | ~201 | 村莊 | 問政村概況
問政村位于徽城鎮東北邊,距縣城2公里,有耕地391畝,竹林1500畝。全村轄6個村民組,共有319戶,1095人,其中勞動力…[詳細] |
程家塢村 | ~202 | 村莊 | 程家塢村概況
程家塢村位于全國歷史文化名稱歙縣,屬于徽城鎮管轄,本村交通便利,國家級4A級風景區雄村離本村只有4公里,本村共轄有5個村民…[詳細] |
紫陽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紫陽村概況
歙縣徽城鎮紫陽村位于城東,處在練江和漸江之間,距離縣城2.5公里?偯娣e451.4公頃,轄金川、東華、施村、長源、榨川五個村…[詳細] |
南源口村 | ~204 | 村莊 | 南源口村概況
南源口村位于新安江畔,新安江山水畫廊入口處,距縣城8公里,2005年村域調整王村茂村入南源口村,境內有杭徽…[詳細] |
大梅口村 | ~205 | 村莊 | 大梅口村概況
本村共轄有18個村民小組,有405戶,1504人,鄉村勞動力資源數957人,其中勞動年齡內876人.鄉村從業人員數為768…[詳細] |
南屏村 | ~206 | 村莊 | 南屏村概況
本村位于歙縣新安江畔,南深公路穿村而過,距縣城僅10公里。由忠堡、潘嶺、王家琪三個自然村組成,全…[詳細] |
金山村 | ~207 | 村莊 | 金山村位于歙縣徽城鎮東部,距縣城8.5公里,包括金山、潘嶺腳、金雞石三個自然村,共264戶807人。徽杭高速公路、南大公路以及老徽杭公路穿村而過,是去…[詳細] |
就田村 | ~208 | 村莊 | 就田村坐落于歙縣南大門,距離縣城8公里,處于城鄉結合部,杭徽公路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我村由瑯源村、旺村、就田村三村合并,現全村幅員面積15平方…[詳細] |
鮑川村 | ~209 | 村莊 | 、基本情況
我村位于歙縣南郊,村委會坐落在鮑家莊老街附近,村里有老徽杭公路穿過,交通極為便利。村里主要的農作物有油菜,白蘭花,茶葉,毛竹…[詳細] |
古關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古關村是歙縣縣城郊區農村, 地理位置優越,毗鄰縣政府,地勢平坦,地面硬化率為100%,交通便利。村內水網交錯,寬暢高大的樓房磷次櫛比。電視、廣播普及率…[詳細] |
七川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七川村概況
七川村位于徽城鎮的正西方,東鄰歙縣火車站,南鄰新建的歙縣縣委縣政府,呈歙國債公路穿村而過。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詳細] |
旸村村 | ~213 | 鎮中心區 | 徽城鎮旸村村是一個由以農業為主向第二、第三產業發展邁進的城郊村,距縣城僅3公里,位于歙縣城西七里頭豐樂河畔,村莊分布在蕪屯公路、皖贛鐵路沿線兩側,村內…[詳細] |
地名由來:
徽城之稱,始于唐永徽四年(653)。唐太宗孫李徽受封新安郡王,李徽所筑之王城,人稱之徽城。唐以后一直為徽州州治、府治所在地,建鎮時即名“徽城鎮”。
基本介紹:
徽城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治所在地,始置于秦,唐以后一直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稱“徽州府”。 是徽文化最具代表地之一。在斗山街、漁梁壩,可尋覓明清時期,徽商稱雄商界三四百年的歷史遺存;在許國石坊、古民居,可尋蹤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 “文物之海”、“文化之邦”、“東南鄒魯”之底蘊,以及鐘靈毓秀的古徽州大地孕育的許國、陶行知等一代宗師的足跡,還有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歙硯、徽墨、徽劇、徽菜的博大精深。在徽州花苑、徽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更是可感受現代徽城人對繼承與發展的釋放。
徽城鎮由原徽城鎮和南源口鄉合并而成,轄15個行政村,14個街道居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徽城鎮榜上有名,位列第66名。
2023年9月,2023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徽城鎮位列第68。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徽城鎮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國中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徽城鎮位列第37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徽城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徽城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42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徽城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徽州古城——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徽城鎮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體建筑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石坊、徽園第一樓、過街樓、古戲樓等以及鑲嵌其間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樓百余間,是展示
斗山街位于歙縣城內,因依靠斗山得名,為文化歷史名城一級保護區.徽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景點。建于明清時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
歙縣徽州古城城墻位于歙縣徽城鎮,時代為隋—清;罩莨懦俏挥诎不帐∧喜奎S山市歙縣縣城徽城鎮中心,東北與績溪縣和浙江省臨安市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淳安縣、開化縣毗連,西南與屯溪區、休寧縣相鄰,西北與
豸繡重光坊位于大北街朱家巷口,建于明崇禎年間,坊雙柱單間三樓,寬4.08米,高9米,型制簡樸。東西額枋分別鎸楷書“豸繡重光”、“龍章再錫”四字!磅衾C”指身為御史,“龍章再錫”指江秉謙曾含冤
葉氏貞節木門坊位于徽城鎮斗山街,時代為清。葉氏貞節木門坊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32年,設立歙城鎮。
1940年更名為徽城鎮。
1944年,屬巖寺區。
1949年5月屬城關區。
1955年6月撤銷城關區,同年12月恢復城關區。
1958年10月,撤銷徽城鎮,設立徽州人民公社。
1959年4月設徽城管理區。
1965年5月,由徽州人民公社劃出一個大隊和城區八條街道恢復徽城鎮。
1983年3月撤銷徽州人民公社設立徽城鄉。
1985年7月,徽城鄉并入徽城鎮。
2004年12月,南源口鄉并入徽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