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孫樓村 | 隸屬:祖樓鎮 |
區劃代碼:341322112202 | 代碼前6位:3413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L |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孫樓首為孫氏移居開拓之地。從(明)崇禎年間。由山東遷移下洪。孫至孫閣居住此地,名為孫樓。因建寨時有東西大門樓,寨四角皆有高樓故名其義圍繞村寨挖有壕溝,獨有東西寨門吊橋能過。周圍幾十個莊村民眾都住這里。以防馬子,倭寇,外盜。村內占有市場后稱孫樓集,及為馳名。幾百人皆為所知。1959年國家派人專到此地種植收購茭子,由明朝至今已有380多年歷史悠久,故名未動。
基本介紹:
孫樓村位于祖樓鎮西部,西與石林鄉相接。下轄7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人口3210人,面積4.0331平方公里,孫樓村黨總支70人,下設2個黨支部,黨總支書記孫啟寬,委員蘇兆芹、朱功亮。該村實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層組織不斷加強,黨務、村務、財務按時公開。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加強,該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全體黨員干部與群眾團結一道,艱苦創業,按照新農村建設20字要求和該村規劃要求,堅持“使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使農村面貌顯著變化的原則”,不斷加強組織建設,以“雙培雙帶”為載體,逐步開創郭莊村建設的新局面,為實現新農村示范村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建立村民自治管理體系,凡涉及村民或村集體的事物和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安徽省林業局授予孫樓村2022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歷史沿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孫樓村返立鄉人民政府,1956年農村成立農業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3年撤社劃區成立孫樓鄉,1976年劃為石林大公社,1978年劃為孫樓鄉,1990年劃為祖樓區,1993年又劃為祖樓鎮至今。
周邊相關:
孫樓村附近有蔡洼淮海戰役紅色旅游景區、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蕭縣黃河故道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蕭縣博物館、蕭宿銅靈邊區革命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蕭縣葡萄、蕭縣白山羊、蕭縣胡蘿卜、高灘蘿卜、皇藏峪蘑菇雞、徐里石榴等特產,有漁鼓道情、蕭縣墜子戲、蕭縣農民畫、蕭縣剪紙、蕭縣石刻藝術、蕭縣墜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