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茗洲村 | 隸屬:流口鎮 |
區劃代碼:341022107201 | 代碼前6位:3410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其位于率水灣道之沙洲上,依山傍水,盛產名茶(茗,茶也),故名茗洲,又因村委會駐址為茗洲村,故得名茗洲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茗洲村位于率水河旁,居住集中,東北與祁門縣鳧峰鄉相連,距鳧峰鄉僅有5公里。是“屯綠”極品茗洲茶產區,著名的徽州教科書“葆和堂”就建于村中間,是茗洲村兩委所在地,與鎮政府相距7公里,村內2所初小,村口是茗洲大橋,為2孔石拱橋,茗洲水電站正對著村口,300畝毛竹林示范基地坐落于村邊,有百余畝的闊葉林,四周青山合拱,竹樹環合,村頭村尾滿是碧綠茶園,2001年4月18日,德國茶葉專家威廉·勞斯到茗洲茶園后,發出感嘆:“我到亞洲很多產茶國家,像茗洲這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長勢喜人無污染的有機茶園還沒有見過。這里給人一種回歸大自然的美好感覺。”獲國際IMO頒證的有機茶園面積680畝。村中姓氏以“吳、陳、黃”為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茗洲村為2023年度安徽省美麗宜居村莊。
2021年1月,茗洲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茗洲村榜上有名。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茗洲村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綠茶)。
2016年1月,安徽省農業委員會授予茗洲村第九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稱號(茶葉)。
歷史沿革:
1949年5月設立流口區茗洲行政村;1953年設立茗洲鄉茗洲村;1956年3月茗洲村隨茗洲鄉并入流口鄉,設立流口鄉茗洲村;1958年屬光輝公社流口生產大隊;1961年設立流口公社茗洲大隊;1983年設立流口鄉茗洲村;1985年改流口鄉為流口鎮;設立流口鎮茗洲村;2008年村級組織調整,呈村村并入茗洲村,茗洲村屬流口鎮至今。
周邊相關:
茗洲村附近有中國狀元博物館、齊云山、休寧縣古城巖、麟圣博物館、見明堂民俗博物館、徽州大峽谷等旅游景點,有休寧松蘿茶、五城米酒、藍田花豬、萬安羅盤、五城茶干、鹽鋪菊花等特產,有齊云山道場音樂、萬安羅盤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松蘿茶)、徽州板凳龍、皖南火腿腌制技藝(蘭花火腿腌制技藝)、徽州板凳龍(黃山市休寧縣)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