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銅陵市 > 樅陽縣

銅陵市樅陽縣

[移動版] [樅陽縣榮譽與排名]
地名:樅陽縣隸屬銅陵市
區劃代碼:340722代碼前6位:340722
行政區域:安徽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縣車牌代碼:皖G
長途區號:0552 郵政編碼:246000
轄區面積:約1473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6.91萬人
人口密度:約318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6個鎮、1個鄉
人口 面積簡介
橫埠鎮 4.43萬人 51.9km2
橫埠鎮地處樅陽縣東部,位于長江北岸,全鎮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面積51.9平方公里,人口3.8萬人。其中鎮區面積2.3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達…[詳細]
項鋪鎮 1.54萬人 33.9km2
樅陽縣轄鎮。1961年建白石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撤鄉建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2公里。面積33.9平方公里,人口2.7萬。樅(陽)橫(埠…[詳細]
錢橋鎮 2.66萬人 87.9km2
樅陽縣轄鎮。1984年設錢橋鄉,1992年由錢橋、官青、石馬3鄉合并設立錢橋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1公里。面積87.9平方公里,人口5.7萬。樅…[詳細]
麒麟鎮 2.36萬人
麒麟古鎮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岱鰲山的靈氣,菜子湖的潤澤,地處樅(陽)、桐(城)、廬(江)三縣(市)交會處的的區位優勢,名播全國的“三、六、九”集市,使麒…[詳細]
義津鎮 2.64萬人 71.1km2
樅陽縣轄鎮。1961年設義津公社,1984年改鄉。1987年撤鄉建鎮。1992年牛集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71.1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浮山鎮 1.63萬人 48.8km2
浮山鎮位于樅陽縣的北部,白蕩湖后梢,東與白湖、項鋪兩鄉鎮隔湖相對,南與會宮鄉毗連,西和義津鎮接壤,北與錢橋鎮為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縣城30公…[詳細]
會宮鎮 2.86萬人 76.21km2
會宮集鎮始建于1954年,擴建于1993年,目前初具規模,形成縱二、橫五街面,東西為橫,長度約1公里,南北為縱,長度約2.5公里。政務區設在會宮村與…[詳細]
官埠橋鎮 2.07萬人 104.31km2
史有“南能長江、北連舒廬、為水陸交通要道”之稱的官埠橋鎮位于樅陽縣西部。橫跨白蕩湖、菜子湖兩大水系。東連函山鎮,西接雨壇鄉,南與石磯鎮、樅陽鎮、安慶市…[詳細]
錢鋪鎮 1.43萬人 68.2km2
錢鋪鎮位于樅陽、無為、廬江三縣交界處,總面積68.2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67199畝,林業場點近30個,山場面積內可采摘茶園面積達1500余畝,在茶…[詳細]
金社鎮 2.03萬人 62.1km2
樅陽縣轄鄉。1956年設金社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金渡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62.1平方公里,人口4.2…[詳細]
白柳鎮 2.06萬人 60km2
白柳鎮處于淺山丘陵地帶,屬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區。礦產、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礦產有銅、鐵、明礬、葉臘石、石膏、玄武巖等,且據勘探資…[詳細]
雨壇鎮 1.43萬人 68.2km2
樅陽縣轄鄉。1961年建雨壇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高甸鄉并入。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68.2平方公里,人口3.1萬。通公路。轄雨…[詳細]
樅陽鎮 10.55萬人 90.48km2
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是樅陽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為樅陽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東接本縣OU山鎮、西依安慶市郊、南鄰桐城鱘魚嘴、北與本縣…[詳細]
𠙶山鎮 2.22萬人
歐山鎮位于安徽安慶市樅陽縣。下轄: 340823101001 122 護國居委會 340823101200 121 大港村 34082310…[詳細]
湯溝鎮 4.47萬人 65.4km2
湯溝鎮,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老桐城“四大名鎮”之一,也是樅陽縣沿江地區重要的小商品和農副產品集散地。自古商賈…[詳細]
白梅鄉 1.03萬人 44km2
樅陽縣轄鄉。1956年設白梅鄉,1961年建公社,1984年復設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44平方公里,人口2.3萬。樅(陽)橫(埠)、合…[詳細]
經濟開發區 5915人
經濟開發區位于安徽安慶市樅陽縣。下轄: 340823400200 121 連湖村 340823400201 122 新樓村 …[詳細]

地名由來:

樅陽縣真正來說應該是因山上的樹而得名,樅陽縣北山多樅樹,什么是樅樹?葉子像松樹樹身像柏樹的一種樹木。因為并沒有樅山這一名稱,但可以參考山南水北為陽。

漢武文化生態園
漢武文化生態園

基本介紹:

樅陽,古稱宗子國,隸屬于安徽省銅陵市,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大別山之東南麓,北緯30°38′~31°05′,東經117°04′~117°35′。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毗鄰;北與蕪湖市無為縣、合肥市廬江縣兩縣接壤;東與銅陵郊區交界,南與池州貴池區隔江相望。樅陽縣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樅陽縣有浮山風景區、白云巖、大青山、岱鰲山、旗山、望龍庵、陳氏宗祠、漢武帝射蛟臺、陶侃洗墨池、三國呂蒙城遺址等名勝古跡。有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方以智、“桐城文派”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以及中國農工民主黨主席章伯鈞、外

+查看詳細樅陽縣概況>>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樅陽縣被確定為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縣

2024年1月,樅陽縣入選2023年度安徽省糧食生產10強縣名單。

2023年1月,樅陽縣湯溝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列入為第五批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2022年12月,樅陽縣被確定為2022年度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

2022年5月,安徽省商務廳推薦樅陽縣為2022年安徽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試點縣

2022年5月,樅陽縣入選安徽省省級農村電商示范縣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樅陽縣人口數量為46.91萬人,位列銅陵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安徽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131位。

+查看更多樅陽縣榮譽與相關排名>>

歷史沿革: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106),始設樅陽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名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改為桐城縣;五代·十國(907—979),屬淮南道舒州;北宋(960—1127),屬淮南路淮南西路的舒州,政和五年(1115)屬德慶軍;元(1271—1368),屬安慶路總管府;明、清均屬安徽省安慶府;1914年屬安慶道。

1928年直屬安徽省。

193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6年屬安慶行政督察

+查看詳細樅陽縣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樅陽縣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 亚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 |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