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羅墩村 | 隸屬:老洲鎮 |
區劃代碼:340711103201 | 代碼前6位:3407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4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曾有羅姓居民居住于土墩上,故得名。
基本介紹:
1、區域范圍:南與沙池村隔界,江堤路碑64+6處,北與紅楊隔界,東北拐一小部分與高沿村隔界,江堤路碑為68,全長3400米;東邊是長江,與銅陵相鄰,西邊是普濟圩二分場:是由原姚廠、臨江街道所組成。1055戶、4213人。省“十一五”重點工程“500千伏安徽西通道銅陵長江大跨越北岸工程”座落在我村新圩組境內。
2、城區建設:全村有農用電力排灌站3所,55千瓦電動機五套,有紙壓農田排灌線路3000米;每條長800米抗旱渠共3條;節制閘4個;村中心公路一條長出00米(土石路);上江堤橫公路15條(土石路);無村部,計生服務室設在原臨江村部舊平房內;全村民用電五個臺區,變壓器分別為100×2;80一
歷史沿革:
1958年姚廠大隊、臨江大隊屬東升人民公社紅楊管理區;1961年屬紅楊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姚廠村、臨江村屬紅楊鄉;1992年2月姚廠村、臨江村隨紅楊鄉并入老洲鎮;2005年姚廠村、臨江村合并為羅墩村,屬老洲鎮至今。
周邊相關:
羅墩村附近有大通古鎮、大通鐘樓、銅陵白暨豚養護場、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大通鹽務招商局舊址、寺基墩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通茶干、銅陵生姜、大腸面、油炸毛豆腐、“野雀舌”茶葉、大通小磨麻油等特產,有大通鵲江龍舟賽、銅陵牛歌、銅陵竹馬燈、銅陵白姜制作技藝、中國傳統失蠟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