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崔村鎮 | 隸屬:昌平區 |
區劃代碼:110114112 | 代碼前6位:110114 |
行政區域:北京市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京 |
長途區號:010 | 郵政編碼:102200 |
轄區面積:約62.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崔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唐代建村,稱為崔村,因為姓氏而得名,明初設置軍屯,稱為崔村屯,清代稱為崔村十巷,民國初年稱為西五巷,1948年稱為西崔村。…[詳細] |
西辛峰村 | ~202 | 村莊 | 明代成村,原稱小辛峰,1958年因為相對位置改為今稱。…[詳細] |
大辛峰村 | ~203 | 村莊 | 明代成村,明初在此設置軍屯,稱為新豐屯,明末稱為大辛峰,因山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棉山村 | ~204 | 村莊 | 清代成村,村北九里山曾稱為棉山,該村原稱牛家營,后因山名改為今稱。…[詳細] |
南莊營村 | ~205 | 村莊 | 明代成村,明初設置軍屯,稱為南莊屯,后演變為今稱。…[詳細] |
南莊村 | ~206 | 村莊 | 明代已成村,稱為南莊,因為相對位置而得名。…[詳細] |
東崔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唐代已成村,稱為崔村,因為姓氏而得名,明初設置軍屯,稱為崔村屯,清代稱為崔村十巷與崔村后營,民國初年稱為東五巷,1948年稱為東崔村。…[詳細] |
真順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真順村位于昌平衛星城東5公里,是昌平新城東關。擁有果園總面積2000畝,其中蘋果園面積1200余畝,逐步開發了以千畝采摘果園為依拖,集餐飲、住宿、娛樂…[詳細] |
麻峪村 | ~209 | 村莊 | 元代成村,稱為麻峪,因為村北山谷中多麻櫟樹,故而得名。…[詳細] |
香堂村 | ~210 | 村莊 | 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群峰疊嶂,秀美的翠華山下孕育著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寵兒——香堂。
香堂文化新村位于正北方向與天安門、故宮在同一軸線上。距市中心約…[詳細] |
西峪村 | ~211 | 村莊 | 西峪民俗村位于昌平城區以東八公里處,自鎮政府往北6公里進山已到景區,整個景區滿山奇花異草,峻峰怪石,讓人難以忘懷。
西峪處于燕山山脈深處,東山頂…[詳細] |
八家村 | ~212 | 村莊 | 清代已成村,因原有八家住戶,故而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位于東崔村與西崔村交界處而取名崔村鎮。
基本介紹:
崔村鎮位于昌平區東部,距縣城10公里,全鎮總面積60平方公里。西部與百善鎮毗鄰,北倚軍都山支脈翠花山,是典型的半山區鎮。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全鎮坐落在翠花山腳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鎮轄區內北部山區有名的山峰是翠花山、玉珠山、馬村山等,西南處有1座東西走向的孤山,長約4.5公里,稱之九里山。
-平面位置
鎮內有山地54096畝,最高海拔786.3米,山區村海拔90米左右,平原村海拔41米下。鎮境內有橫穿東西的京密引水渠,長達9公里,可供農業用水280萬立方米。另外還有1959年建成的南莊水庫,位于南莊營村北,京密引水渠南北兩側庫容量181萬立方米,可供防洪、排澇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崔村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崔村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崔村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目的地介紹香堂村位于昌平以東12公里,是昌平區崔村鎮管轄的一個半山區村。14.2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著香堂602戶人家的1840多口人。在3000多畝的土地上,祖輩務農的香堂村民,終未改變“吃
北京軍都山滑雪場,位于昌平著名的小湯山溫泉風景度假區,是距離市內最近的滑雪場(30余公里)。雪場造雪面積為15萬平方米,另有6000余平方米的綜合服務設施,是目前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滑雪場之一
周德純烈士墓地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東崔村。
恭親王墓地為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麻峪村。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崔村地區屬昌順縣三、四區。
1949年4月,昌順縣分為昌平、順義2縣,屬昌平縣三、四區。
1950年,崔村地區除八家村與西峪村合并為西峪村外,其他村都以自然村成立村政府。
1953年7月,村政府改制為小鄉。
1956年2月24日,昌平縣劃歸北京市,改昌平區,小鄉合并為崔村鄉,南莊村劃歸興壽鄉。
崔村鄉屬昌平區第四小區,駐小湯山。
1958年9月,由崔村鄉等3鄉合并為東風人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