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樊家村 | 隸屬:新村街道 |
區劃代碼:110106010200 | 代碼前6位:110106 |
行政區域:北京市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京 |
長途區號:010 | 郵政編碼:100071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基本介紹:
樊家村位于豐臺區中部,新村街道中部,西南四環路花鄉橋北。東臨芳菲路,南毗馬草河,西臨鴻業興園,北接三環新城。村域區面積2.9平方公里。自1988年至今先后經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家法官學院、天壇醫院等20余批次征地,共轉居2488人,現有村民780人,其中農民430人,居民350人,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東2712人。樊家村在遠古時,為古北京郊野:唐代時,屬幽都縣:元時,有很多園亭建于這一帶,古籍(窟坦識略》、《飲定日下舊間》、《春明夢徐派》均有記載,園亭布置與花卉栽培有密切聯系,推想這一帶花卉栽培相當發達:明代地方志《帝京景物略》載:“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散入都門”。“草橋惟冬花支盡三季之種,壞土
歷史沿革:
1958年以前樊家村叫樊家村農村合作社。
1958年以后叫樊家村生產大隊。
1984年由于體制改革,更名為樊家村村農工商聯合公司,將原樊家村生產大隊分成五個公司,即樊家村農工商聯合公司、紀家廟農工商聯合公司、造甲村農工商聯合公司、四合莊農工商聯合公司、樊家村企業公司。
1984年設樊家村黨總支委員會。
1987年建立樊家村村公所。
1998年樊家村村公所改名為樊家村村民委員會。
2007年6月5日進行股份制改
周邊相關:
樊家村附近有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世界公園、世界花卉大觀園、北京汽車博物館、南宮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豐臺芍藥、草橋菊花、長辛店白棗、太子峪大棗、冰花酥、酸梅湯等特產,有盧溝橋傳說、西鐵營“花鈸大鼓”、米糧屯高蹺、怪村太平鼓、御生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