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蔡家崗街道 | 隸屬:北碚區 |
區劃代碼:500109006 | 代碼前6位:500109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0700 |
轄區面積:約45.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6.45萬人 |
人口密度:35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燈塔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清末,于巖邊鑿洞建佛靈寺以盛油敬佛,因遠望該寺似塔,故得名燈塔,又因燈塔街位于燈塔巖旁邊而得名![詳細] |
蔡家街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清朝年間,有一蔡姓婦人在此設立場鎮。原為蔡家崗鎮二段居委會。2002年,根據重慶市北碚區蔡家崗鎮人民政府關于村社區調整的請示,設立蔡家街社區。2011…[詳細] |
三溪口社區 | ~003 | 主城區 | 三溪口社區有一名為三岔路的三岔路口,一條路到重慶,一條路到北碚,一條路到燈塔,且旁邊有一條小溪,故得名為三溪口![詳細] |
汪家堡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原來有一姓汪的人家住在山堡上,故得名汪家堡![詳細] |
兩江名居北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位于兩江名居公租房北面而得名兩江名居北社區,同時為了方便管理和處理本社區相關事務而設立兩江名居北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兩江名居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位于兩江名居公租房南面而得名兩江名居南社區,同時為了方便管理和處理本社區相關事務而設立兩江名居南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中庚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因境內中庚城小區而得名。2016年1月,設立中庚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太平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太平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云臺社區 | ~009 | 主城區 | 云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碚都佳園社區 | ~010 | 主城區 | 碚都佳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龍溪社區 | ~011 | 主城區 | 龍溪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群力社區 | ~012 | 主城區 | 群力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同華社區 | ~013 | 主城區 | 同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曹家灣社區 | ~014 | 主城區 | 曹家灣社區:2023年4月成立。東至安順路,南至同康路,西至嘉瑞大道,北至中環快速干道,面積2.4平方公里![詳細] |
三溪村 | ~220 | 村莊 | 因境內有三條溪流交匯于此,因而得名。1949年屬巴縣第四區蔡家鄉第15保。1951年劃入北碚建三溪村,1958年轉為燈塔公社并為三溪管區,1962年析…[詳細] |
燈塔村 | ~221 | 城鄉結合區 | 清末,建佛靈寺于巖邊鑿洞盛油敬佛,遠望似塔,故得名燈塔村![詳細] |
天印村 | ~222 | 村莊 | 因此處一池塘中有一方形立石,塘似印盒,石似印,故得名天印。…[詳細] |
地名由來:
蔡家崗街道因距鎮人民政府千米處的蓮花村內有長約100米的石梁名蔡家崗,故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蔡家崗街道人口數量為16.45萬人,位列北碚區各街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2009年1月,蔡家崗街道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基本介紹:
蔡家崗鎮位于北碚的南面,東、南臨嘉陵江與重慶北部新區隔江相望,西靠中梁山脈與龍鳳橋鎮、童家溪鎮、沙坪壩區回龍壩接壤,北接施家梁鎮。距北碚城區12公里,距渝中區僅15公里。鎮政府所在地為蔡家正街19號。全鎮幅員45.7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個合作社。總人口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0.9萬人,區屬以上社會單位31個。 有醫院1座,擁有病床鋪150張,私人診所6家,集貿市場2個。
蔡家崗鎮有優越的地理環境,依托嘉陵江畔,林木豐茂與淺丘起伏的自然條件,西高東低,為燈塔向斜丘帶,地勢平坦開闊,海撥一般在150——350米之間,地質結構穩定,無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適
歷史沿革:
1949年前,為巴縣第四區蔡家鄉。
1950年2月,蔡家鄉歸巴縣蔡家區管蔡家崗街道下轄。
1951年2月,劃歸北碚市管轄,仍為蔡家鄉;同年11月,蔡家鄉劃入北碚市第六區。
1953年4月1日,北碚市改為重慶市第六區,原北碚市蔡家區分劃為蔡家、二勝、二塘3鄉;同年6月,蔡家鄉又細劃為蔡家、大屋、雙碑、天印4鄉。
1956年7月,蔡家劃為大鄉,包含合并了原曹上鄉部分、蔡家、大屋、雙碑、天印鄉。
195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