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生街道 | 隸屬:北碚區 |
區劃代碼:500109001 | 代碼前6位:500109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0700 |
轄區面積:約7.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0.42萬人 |
人口密度:1427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星路社區 | ~028 | 主城區 | 因本社區與在新星路附近而得名。2001年,原天生街道6段、7段居委會合并建成新星路社區,并設立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南大學北社區 | ~033 | 主城區 | 因地處西南大學北校區得名西南大學北社區。…[詳細] |
天生橋社區 | ~034 | 主城區 | 清朝中期,在現天生路89號(即夢工場)處,高約百米的山壁之上,有三個巨大的天然凹陷。三處凹陷位置相近,自遠處觀望好似雕刻在巨石之巔的拱橋。水自拱石傾瀉…[詳細] |
西南大學南社區 | ~035 | 主城區 | 因地處西南大學南校區而得名西南大學南社區。…[詳細] |
碚峽路社區 | ~037 | 主城區 | 社區主要管轄范圍為碚峽路、碚峽東路、碚峽巷得名碚峽路社區![詳細] |
龍溪路社區 | ~038 | 主城區 | 因社區主要轄區范圍龍溪路、龍溪支路而得名龍溪路社區![詳細] |
荷花池社區 | ~039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賞心悅目的荷花池而得名。2001年11月將原天生街道第4段、第9段組建成荷花池社區,同年11月原天生街道5段、8段組建成人民村社區。隨著城市社…[詳細] |
奔月路社區 | ~040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奔月路,而得名奔月路社區。2008年成立奔月路社區居民委員會,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泉外園社區 | ~041 | 主城區 | 因天生環境優美,宜居和諧,天生商貿發達,經濟繁榮,轄區花團錦簇、四季流香、噴泉雕塑、如詩如畫,如世外桃源,故得名泉外園社區。…[詳細] |
寧溪社區 | ~042 | 主城區 | 寧溪社區:2020年12月成立,東鄰龍鳳溪,西至天寧路,南鄰龍鳳溪,北與奔月路社區接壤,面積0.18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天生街道因境內有天生橋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天生街道人口數量為10.42萬人,位列北碚區各街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基本介紹:
天生街道始建于1954年,位于縉云山下嘉陵江畔,地處北碚中心城區,幅員面積7.3平方公里,轄區人口13.1萬余人,下轄9個社區,有西南大學、四聯集團等社會單位100多個,是北碚經濟、商貿、文化中心。
天生交通便捷,四通八達。重慶公交五公司北碚站、重慶渝運集團北碚站以及緊鄰的渝合高速路北碚站,使天生成為四通八達的交通中心,舒暢的天生為北碚的發展和騰飛插上了翅膀。
天生環境優美,宜居和諧。轄區花團錦簇、四季流香,噴泉雕塑、如詩如畫,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6%,人均綠地18.2%平方米,形成了森林城市的美麗景觀,人們可以在綠蔭下走遍全城。
天生商貿發達,經濟繁榮。轄區商賈林立,金融實力雄厚,消費品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北碚管理局管轄。
1954年3月,成立北碚區天生街道。
1958年12月,天生街道與朝陽街道合并成立朝陽人民委員會。
1960年3月,改為朝陽城市公社。
1962年10月,恢復朝陽街道。
1964年5月,從朝陽街道分離,恢復天生街道。
1966年8月,天生街道更名為向陽街道。
1972年10月,向陽街道改為天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