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澄溪鎮 | 隸屬:墊江縣 |
區劃代碼:500231109 | 代碼前6位:500231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8300 |
轄區面積:約5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9萬人 |
人口密度:約64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華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南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向陽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取“面向太陽、朝氣勃勃”之意而得名。1990年設立向陽居委,2001年縣政府撤銷原向陽居委、澄溪村,與原老街居委和原天臺村的部分村民小組合并設立向陽社…[詳細] |
雙桂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因此地舊有兩棵大桂花樹,人們習俗稱之為雙桂,故而得名![詳細] |
民心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取民心所向之意故而得名。2001年縣政府撤銷原民勝村和石坎村的部分村民小組合并設立民心村,2004年縣政府撤銷民心村,設立民心社區,此名沿用至今![詳細] |
永興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永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勝利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因被合并的村村名都帶有歷史意義,與長征精神有關,取其勝利之意而命名![詳細] |
十字村 | ~200 | 村莊 | 因其境內房屋建設分布呈十字,人們習俗稱之,故而得名![詳細] |
通集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其境內舊有一集市,取熱鬧繁榮、四通八達而得名![詳細] |
大雷村 | ~206 | 村莊 | 因其境內有地名一坡,人們習俗稱之“大雷”,故得名![詳細] |
龍興村 | ~207 | 村莊 | 取龍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興為興旺之意,故名。…[詳細] |
高興村 | ~208 | 村莊 | 因其境內山坡嘴修建有一山寨,故名高嘴寨。且其位于中心位置,取“高”和“心”的諧音“興”而得名![詳細] |
豐勝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因其境內有山坡,人們習慣稱之為“豐山坡”“德勝坡”,各取一字得名豐勝![詳細] |
人和村 | ~210 | 村莊 | 人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澄溪鎮因境內小河中曾有一大片沉沙淤積,古人臨溪筑街而得名。
基本介紹:
澄溪鎮位于長壽、墊江、鄰水三區(縣)交界處,素有墊江“南大門”之稱。是全國重點鎮、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重慶市小城鎮建設示范鎮、重慶市首批啟動的經濟百強鎮和重點中心鎮,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單位。全鎮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總人口5.5萬人,其中城鎮面積2.76 平方公里,城鎮人口2.5萬人,城鎮化率為45.4%。2005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13億元,本級財政收入927.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億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余額達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80元。
區位優勢明顯。澄溪距墊江縣城17公里,距重慶主城區1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澄溪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巴國。
秦漢時期,屬巴郡。
南北朝西魏時,屬墊江縣。
明洪武年間,屬墊江縣太平里。
清順治年間,屬八莊里。
民國二十年(1931年),置澄溪鎮,治地澄溪鋪場,屬第一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澄溪鎮與太平鎮合并為澄平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澄平鎮析置澄溪鄉。
1958年6月,澄溪鄉改置澄溪公社。
1983年3月,澄溪公社改為澄溪鄉。
1985年4月,澄溪鄉改置澄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