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桂溪街道 | 隸屬:墊江縣 |
區劃代碼:500231001 | 代碼前6位:500231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8300 |
轄區面積:約9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7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8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社區、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其地理位置位于原桂溪鎮東部,人們習俗稱之為東街。…[詳細] |
南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位于原桂溪鎮南邊,故而得名。解放后設為一居委,1980年更名為南街居委會,2001年7月縣政府撤銷南街居委會設立南街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位于原桂溪鎮西部,人們習俗稱之為西街。…[詳細] |
北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位于墊江縣城北邊,人們習俗稱之為北街。…[詳細] |
鎮中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位于原桂溪鎮中心位置,人們習俗稱之為鎮中。…[詳細] |
迎春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舊時墊江每年因立春前一天,縣官和春官會在此橋上舉行迎春儀式,故而得名。…[詳細] |
田壩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早年全是農田,旁邊有一塊壩子,故得名。…[詳細] |
三合社區 | ~008 | 村莊 | 因此水庫原屬三個村管轄,故而得名。2001年由原幸福村、雙路村合并設立三合村,2007年縣政府撤銷三合村設立三合社區,并成立三合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詳細] |
集體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取其走集體道路之意而得名。…[詳細] |
紅光社區 | ~010 | 鎮鄉結合區 | 取在黨的領導下日子越過越紅火之意而得名。…[詳細] |
石嶺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因其境內有山坡,坡上遍地巨石,故名。解放前為峽云鄉五保,1956年為城西鄉三聯社,1961年為石嶺大隊,1984年設石嶺村,2001年撤銷原石嶺村、柴…[詳細] |
松林社區 | ~012 | 鎮中心區 | 因其地處西山,山上多松成林,人們習俗稱之。…[詳細] |
桂東社區 | ~013 | 鎮中心區 | 因其位于桂溪鎮之東得名桂東。1961年為城東大隊,1984年設為城東村,2007年更名為桂東社區,設立桂東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保合社區 | ~014 | 鎮鄉結合區 | 因此寨修建在寶和寺,原名保城寨,意取保衛墊江城之意,老百姓也叫寶和寨,后訛為保合寨,故而得名。…[詳細] |
峽口社區 | ~015 | 村莊 | 因其境內地形為兩坡相峙形成一峽谷,故而得名。…[詳細] |
黃金社區 | ~016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山坡,種有一棵黃桷樹,重慶話中“桷”同“角”,后諧音演變為黃金。…[詳細] |
長大社區 | ~017 | 村莊 | 因其境內有一又長又大的稻田,故而命名。2016年5月,撤銷長大村村民委員會,設立長大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玉河社區 | ~018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河流,河水碧綠清澈像玉石一樣,故名。…[詳細] |
西山村 | ~202 | 村莊 | 因其地處縣城西山內,人們習慣稱之為西山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桂溪街道因地處桂溪河畔而得名。
基本介紹:
墊江縣轄鎮。縣府駐地。歷為縣治地。1915年設城區,1935年置城廂鎮,1941年置桂陽鎮,1952年改城關區,1955年更名城關鎮,1981年再更名桂溪鎮。位于縣境西北部。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10萬。渝(重慶)巫(山)公路與墊(江)豐(都)公路在此交會。轄保合、城東、雙路、春花、石峽、文畢、黃金、幸福、大塘、長大、永興、萬安、城南、十路口、青山、龍鳳、黎明、平心、群山、天馬、金塔、復興、西湖、高塔、柴家、新建、峽口、玉河、裴家、石嶺、集體、松林、天寶、南陽、桂溪、西山、上林、紅光38個村委會和南街、鎮中、西街、迎春、東街、北街、新村、涼風、田壩9個居委會。有食品、肉類、工藝、飼料加工為主的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桂溪街道被命名為2022年重慶市園林城鎮(街道)。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屬巴國。
秦漢,屬巴郡,南北朝西魏時,始屬墊江縣,歷為縣治所在。
清宣統二年(1910年),置城廂。
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置城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更名桂陽鎮。
1951年3月,廢桂陽鎮設城關區。
1955年1月,改為城關鎮。
1981年9月,更名桂溪鎮。
1992年10月,城東鄉、城南鄉、城西鄉并入桂溪鎮。
2014年11月18日,撤銷桂溪鎮,設置桂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