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平鎮 | 隸屬:墊江縣 |
區劃代碼:500231110 | 代碼前6位:500231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8300 |
轄區面積:約51.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4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太桂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其由原“太平村”分出一部分與“桂花新村”組成,故取首字而得名。…[詳細] |
太合社區 | ~002 | 村莊 | 因其境內居民由太平鎮九個村在高速路征地時農轉非人員組合而成,故名太合。…[詳細] |
松花社區 | ~003 | 村莊 | 因其境內有一松樹,形似花朵,人們為躲避白蓮教在此修筑寨子,以此得名。…[詳細] |
永茂社區 | ~004 | 村莊 | 解放初取其永遠茂盛之意,故而得名。1951年設永茂村,1961年更名為永茂大隊,1984年更名為永茂村,2001年縣政府撤銷原原新生村和永茂村合并永茂…[詳細] |
群力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取全村人民群策群力,團結一致,象征群眾力量無比強大而得名“群力”。…[詳細] |
桂花村 | ~202 | 村莊 | 桂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永慶村 | ~203 | 村莊 | 因其境內水源豐富,土地肥沃,人們希望年年慶豐收,故得名永慶。…[詳細] |
永遠村 | ~205 | 村莊 | 取其“長長久久,世代不變”之意,故而得名。…[詳細] |
石良村 | ~206 | 村莊 | 石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興村 | ~207 | 村莊 | 因此地舊時修建一古石橋,竣工時請來被譽為天上壽星的老翁踩橋,故得名。…[詳細] |
大屋村 | ~208 | 村莊 | 因此地早年有一平壩,村民從前在此地修建了一間大屋,故得名。…[詳細] |
九龍村 | ~209 | 村莊 | 因此地舊有一寨,根據“九龍下海匯,八卦知天星”的說法,得名九龍寨。…[詳細] |
牡丹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牡丹村于墊江“百里牡丹花海”核心景區。融入了“千年古縣、牡丹故里”的特色旅游文化,成為中國西部獨具特色的“華夏牡丹花海生態旅游區”,被譽為“華夏牡丹之…[詳細] |
新華村 | ~211 | 村莊 | 解放后為了紀念新中國成立而得名。1951年設新華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新風大隊,1984年更名為新風村,2001年經縣政府批準將新風村更名為新…[詳細] |
地名由來:
太平鎮因傳說曾有一名叫姚皇的王子曾在境內大擺太平宴,故此得名。
基本介紹:
太平鎮位于墊江縣城南,距縣城8公里,距重慶主城區120公里,幅員面積51.31平方公里。渝萬、滬蓉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旅游資源獨特,礦產資源豐富,水電氣供應充足,通訊設施先進,區位優勢明顯。
全鎮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8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4萬余人。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6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85億元,財政總收入5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5元,納稅5萬元以上的“小巨人”企業15個。 太平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游業興鎮”的發展思路,緊扣建設“旅游名鎮、經濟強鎮”的總體目標而努力奮斗。
文化旅游:
墊江牡丹生態旅游區是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墊江縣首個國家AA級旅游區。旅游區位于墊江縣太平鎮,距重慶主城區126公里,滬蓉高速公路、渝巫路縱貫全境,距縣城9公里,旅游區幅員面積30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巴國。
秦漢時期,屬巴郡。
南北朝西魏時,屬墊江縣。
明洪武年間,屬太平里。
清乾隆年間,設有驛站名太平鋪,屬南里二甲。
民國四年(1915年),名太平鋪場屬第三區。
民國十年(1921年),為第四區駐地。
民國二十年(1931年),為第一區駐地。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置澄平鎮,駐太平場。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置太平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置太平鎮。
1949年12月,太平鎮改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