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龍鎮 | 隸屬:豐都縣 |
區劃代碼:500230124 | 代碼前6位:500230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8200 |
轄區面積:約7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638人 |
人口密度:約11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雙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此地有兩條河流,彎曲的河流像兩條龍,得名雙龍。…[詳細] |
梨子園村 | ~200 | 村莊 | 此地有一片梨子樹像果園一樣,得名梨子園村。…[詳細] |
尖山子村 | ~201 | 村莊 | 尖山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關都壩村 | ~202 | 村莊 | 此地原有一才子在外做了高官,得名官都壩,后改為關都壩。為組織開展本村群眾自治事務而設立關都壩村民居委會。…[詳細] |
屋邊村 | ~203 | 村莊 | 因此村委會駐村在一座老屋旁邊,得名屋邊。…[詳細] |
馬燈壩村 | ~204 | 村莊 | 由于此地形像一匹馬,得名馬燈壩。1958年為馬燈壩大隊;1978年更名為馬燈壩村,設立村民委員會,該名沿用至今。…[詳細] |
燈塔村 | ~205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山形狀像燈籠,另一山像塔,得名燈塔。…[詳細] |
付家山村 | ~206 | 村莊 | 因此地姓付的人家比較多,得名付家山。1978年更名為付家山村,設立付家山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付家山村、萬勝村合并為付家村,沿用至今。…[詳細] |
田家山村 | ~207 | 村莊 | 因此地有很多姓田的居民,得名田家山。1960年以前為印合村;1960以后為戰斗大隊;1981年更名為田家山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2年,田家山村和秦…[詳細] |
回龍場村 | ~208 | 村莊 | 此處有一條彎曲的河流像一條巨龍,繞道流向雙龍場,得名回龍場。…[詳細] |
地名由來:
雙龍鎮相傳在回龍河和田家河的交匯處曾出現“二龍搶寶”而得名。
基本介紹:
豐都縣轄鄉。1940年置雙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4年更名雙龍場鄉,1992年燈塔鄉并入。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66公里。面積78.5平方公里,人口2萬。梯(子河)太(平場)公路過境。轄雙龍場、尖山子、高洞橋、回龍場、田家山、秦家巖、梨子園、紅巖壩、關都壩、南橋、王家坪、嚴家坡、燈塔、石子嶺、馬磴、傅家山、萬勝17個村委會。有以釀酒、建材、運輸、糧油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油菜子。養殖業以生豬、蠶桑為主。特產青麻、桐油等。.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重慶市公布第三批重慶市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雙龍鎮上榜。
歷史沿革:
清代,設立雙龍場;清末,建雙龍鄉。
1958年7月,雙龍鄉改為雙龍公社。
1984年8月,雙龍公社撤公社,改為雙龍場鄉。
1992年7月,燈塔鄉并入雙龍場鄉。
2013年,雙龍場鄉撤鄉,改為雙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