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玉溪鎮 | 隸屬:潼南區 |
區劃代碼:500152107 | 代碼前6位:500152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2660 |
轄區面積:約45.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玉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境內一”珠玉溪“的小溪而得名。…[詳細] |
金堆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其境內有一寺廟叫金堆寺,得名金堆社區。…[詳細] |
書房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因其境內原有一大的書房,得名書房社區。1948年為玉溪公社第6區隊,1962年更名為第6大隊,1981年更名為書房大隊,1984年更名為玉溪鄉書房村,…[詳細] |
新田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因其境內有一新田溝,得名新田社區。1958年為玉溪公社第4區隊,1962年更名為玉溪公社第4大隊,1981年更名為新田大隊,1984年更名為玉溪鄉新田…[詳細] |
青石村 | ~201 | 村莊 | 因其境內的“青石壩”得名“青石村”。1958年為玉溪公社第2區隊。1962年改為第2大隊。1981年改為青石大隊。1984年改名玉溪鄉青石村。2002…[詳細] |
雙龍村 | ~204 | 村莊 | 因其地形形似兩條龍盤踞,得名雙龍村。1958年為玉溪公社第7區隊。1962年改名第7大隊。1981年名雙龍大隊。1984年改名為玉溪鄉雙龍村。2002…[詳細] |
五通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的5條河溝,既相互緊靠,又相互連通,得名五通村。…[詳細] |
鷲臺村 | ~207 | 村莊 | 因其境內有一寺廟名為鷲臺寺,得名鷲臺村。…[詳細] |
回龍村 | ~208 | 村莊 | 因其境內的“回龍壩”,得名“回龍村”。1958年為玉溪公社第15區隊,1962年名第15大隊,1981年更名為回龍大隊,1984年改名為玉溪鄉回龍村,…[詳細] |
大龍村 | ~209 | 村莊 | 因其境內有一地名叫大龍溝,得名大龍村。1961年為安興公社第3大隊。1981年名大龍大隊。1984年改名大龍村。2002年與長溝村(原安興4大隊7-1…[詳細] |
曹家村 | ~210 | 村莊 | 因早年該村曹姓村民居多,得名曹家村。原名安興公社第5大隊,1981年更名為曹家大隊,又于1984年改為安興鄉曹家村。2002年將長溝村(原第4大隊的1…[詳細] |
地名由來:
玉溪鎮因境內溪水如珠玉而得名。
基本介紹:
潼南縣轄鎮。1950年建玉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名,1993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鎮西北與遂寧市境接壤,距縣府16.8公里。面積45.1平方公里,人口2.4萬。轄田溝、青石、石門、新田、三叉,書房、雙龍、拱橋、金堆、罐口、五通、尖山、方溝、鷲臺、回龍、花房16個村委會和玉溪1個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紅薯、玉米。企業有食品加工、建筑等業。境內建有220千瓦二級電力提灌站,引涪江河水直灌農田。.
歷史沿革:
隋初,玉溪鎮境域屬青石縣。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屬遂寧州。
民國元年(1912年),為東安(潼南)縣所轄。
1950年1月,建玉溪鄉。
1958年9月,玉溪鄉改為玉溪公社。
1984年12月,玉溪公社改為玉溪鄉。
1993年6月,由玉溪鄉改為玉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