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井坡街道 | 隸屬:沙坪壩區 |
區劃代碼:500106006 | 代碼前6位:500106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0000 |
轄區面積:約3.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44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和平山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該處原為荒山,有前后山之稱。1951年重慶特殊鋼廠在此修建職工住宅,1954年以“保衛和平”之意,取名和平山。…[詳細] |
建設坡社區 | ~003 | 主城區 | 1953年調整地名時,取“建設社會主義”之意,定名為建設坡。…[詳細] |
光榮坡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原為荒坡,1952年重慶特殊鋼廠在此修建職工住宿,取“建設社會主義光榮”之意,故名光榮坡。…[詳細] |
中心灣社區 | ~007 | 主城區 | 1951年重慶特殊鋼廠在此修建職工住宅,1954年定名為中心灣,因地處石井坡中心地區,故名。…[詳細] |
團結壩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源于1952年重慶特殊鋼廠在此興建辦公樓和職工住宅,取“團結合作”之意,故名團結壩。…[詳細] |
遠祖橋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原為山堡農田,1958年重慶特殊鋼廠在此修建職工住宅區,因靠近遠祖橋,故以橋定名。…[詳細] |
石濱路社區 | ~010 | 主城區 | 石濱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地名由來:
石井坡街道因清初,當地居民在境內石坡地帶用石砌井,引貯巖水而得名。
基本介紹:
重慶市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辦事處位于沙坪壩區北部,距區政府約10公里,轄區東臨嘉陵江畔,南鄰童家 橋,西臨歌樂山脈,北接井口鎮。東西最寬處約1500米,南北最長處約2100米,轄區面積3.15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光榮坡213號,有9個社區居委會,共計14346戶42546人,轄區內大部分住戶是特鋼廠職工和家屬。有一個幼兒園,4所小學,1個高中,醫院2個,文教衛生事業設施齊全。轄和平山、大河溝、建設坡、前進坡、光榮坡、老雙碑、中心灣、團結壩、遠祖橋9個社區,辦事處駐石井坡216號。212國道縱貫境內,廠區鐵路經此與成渝、襄渝鐵路相連,嘉陵江邊設有貨運碼頭。1951年在詹家溪公安派出所設民政干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以前,名石嶺團,隸屬巴縣龍隱鎮管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團總制為保甲制,石嶺團劃為5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1日,成立兵工署第二十四廠,由廠警衛稽查組管轄。
1949年后,仍維持原有行政區劃。
1951年3月1日,原二十四廠更名為西南工業部第一二廠。
1954年4月20日,試點建立一二廠廠區街道辦事處;1955年,由一二廠廠區街道辦事處改為石井坡廠區街道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