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果鎮 | 隸屬:銅梁區 |
區劃代碼:500151112 | 代碼前6位:500151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2560 |
轄區面積:約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275人 |
人口密度:約22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福興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福指境內的福果寺,含“幸福之果”之意,興指興盛、興隆。…[詳細] |
林宇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由原高雁村、柑林村合并而得名。高雁村1950年前屬福果鄉第十三保。1951年根據當地三元橋命名三元村。1958年更名高雁管理區,1961年為高雁大隊,…[詳細] |
三星村 | ~202 | 村莊 | 由原三勝村、星光村合并時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三多村 | ~203 | 村莊 | 以村駐地三多橋而的名。三多村1950年前屬福果鄉第十八保。1951年命名三多村,1958年并入埝林管理區,1961年又由埝林大隊分建三多大隊。1983…[詳細] |
西山村 | ~204 | 鎮中心區 | 紅心村1950年前屬福果鄉第二十一,二十三保。1951年根據當地埝家坪命名埝坪村,1958年更名衛星管理區(大躍進命名),后改為紅心大隊,1983年改…[詳細] |
河興村 | ~205 | 村莊 | 以村境緊臨久遠河,“興”寓意興旺、昌盛,而得名。…[詳細] |
團實村 | ~206 | 村莊 | “團”意為團結,而得名。茶葉村1950年前屬福果鄉第四保。1951年因村內松樹較多,命名松林村,1958年為團結管理區,1961年為團結大隊。1981…[詳細] |
荷香村 | ~207 | 村莊 | 由原無河村和稻香村合并后各取一字,且“河”與“荷”同音,而得名。…[詳細] |
龍崗村 | ~208 | 村莊 | “龍”代指銅梁龍鄉而得名。沙嵐村1950年前屬福果鄉第八保,1951年命名沙嵐村,1958年與高巖村合并為沙嵐管理區,1961年為沙嵐大隊,1983年…[詳細] |
高山村 | ~209 | 村莊 | 以境內有高山及高山寺而得名。高山村1950年屬福果鄉第十一保,1951年命名為高山村,1958年與田壩村合并為田壩管理區。1983年改名高山村。田壩村…[詳細] |
三元村 | ~210 | 村莊 | 位于三元村而得名。九五村1950年前屬福果鄉第十二保。1951年以境內有六角樓閣命名六閣村,1958年更名九五管理區,1961年為九五大隊。1983年…[詳細] |
地名由來:
福果鎮因境內的福果寺而得名。
基本介紹:
福果鎮位于銅梁縣南部,距縣城20公里。轄20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119個村民小組,6699戶,總人口19194人,其中:農業人口18271人,勞動力11775人。全鎮幅員面積37平方公里,西側為巴岳山,東側為平壩地區,有耕地面積14884畝,林地面積1480公傾,森林覆蓋率達42%。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富有原煤、白泡石、青砂石、竹木等資源.有大小溪河6條,小I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1座。境內環境優美,保安村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境內交通發達,實現了100%的村通公路,省道銅梁——永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信息網絡暢通,實現了互聯網。近年來全鎮發展農村經濟,實施興工富鎮戰略,全鎮工業經濟快
歷史沿革:
清天命元年(1616年),福果鎮一帶建福果場。
1949年后,建福果鄉。
1958年9月,福果鄉改為福果公社。
1983年3月,由福果公社改為福果鄉。
1994年1月,福果鄉與聯合鄉8村合并建福果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