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徐家鎮 | 隸屬:巫溪縣 |
區劃代碼:500238106 | 代碼前6位:500238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5800 |
轄區面積:約15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徐家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其位于徐家鎮人民政府駐地,故名徐家社區。…[詳細] |
高洪村 | ~200 | 村莊 | 以境內高洪灘得名高洪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1953年劃鄉建政,成立高洪村,1958年改高宏大隊,1984年改高洪村,成立…[詳細] |
安陽村 | ~201 | 村莊 | 橋溝村(安平大隊)與茂溪村(大陽大隊)合并,以其舊名各取一字,得名安陽。…[詳細] |
塘埡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以駐地塘埡子得名塘埡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屬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1961年區劃調整,成立塘埡大隊。1984年成立塘埡村,成立塘埡村村民委員會沿…[詳細] |
大寶村 | ~203 | 村莊 | 大廟村與保障村合并,兩村各取一字,根據諧音得名大寶。…[詳細] |
岔路村 | ~204 | 村莊 | 以境內一地名岔路子得名岔路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1953年劃鄉建政時,成立岔路鄉。1961年區劃調整,成立岔路大隊。19…[詳細] |
順陽村 | ~205 | 村莊 | 因地勢順著太陽的起落方向,故名順陽。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屬地。1961成立順陽大隊,1984年改順陽村,成立順陽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窯灣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有山灣,曾經建過瓦窯,故名窯灣。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屬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1961年成立白果大隊,1981年8月8日,白果大隊因與縣內大隊…[詳細] |
古樹村 | ~207 | 村莊 | 因村里以前有棵年代久遠的古樹,故名古樹村。…[詳細] |
棗樹村 | ~208 | 村莊 | 村內有一棵大棗樹,故命名為棗樹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棗樹大隊,1994年改棗樹村,成立棗樹村村民…[詳細] |
龍花村 | ~209 | 村莊 | 龍頭村和花椒村合并,兩村各取一字,得名龍花村。…[詳細] |
雙金村 | ~210 | 村莊 | 由金山村、金坪村、陰晴村三村合并而成,有兩村均有金字,故名雙金村。…[詳細] |
龍店村 | ~211 | 村莊 | 以境內小地名龍店子得名龍店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銅罐溝,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銅罐鄉。1958年設白果大隊,1981年8月,白果大隊因與縣內大隊同名,經巫溪…[詳細] |
地名由來:
徐家鎮因設鄉時有戶姓徐的大戶人家而得名“徐家”。
基本介紹:
巫溪縣轄鎮。清屬石門里八甲,民國置徐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與湖北省竹溪縣桃源鄉相鄰,距縣府36公里。面積152.8平方公里,人口1.6萬。省道川陜公路過境。轄高洪、橋溝、茂溪、塘埡、保障、大廟、岔路、肖家、順陽、窯灣、古樹、棗樹、郭家、花椒、龍頭、金坪、金山、龍店、陰晴19個村委會和徐家街1個居委會。農業主產玉米、花生、油菜子、芝麻,特產生漆、核桃、板栗。.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
民國元年(1912年),為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
1949年12月,屬巫溪縣第五區。
1953年,分為徐家、岔路、快活、黃家4鄉。
1955年,徐家、岔路、快活、黃家又合并為徐家鄉。
1958年,徐家鄉改為徐家公社。
1961年,徐家公社析置黃家公社。
1983年3月,徐家公社改為徐家鄉。
1988年8月,徐家鄉改為徐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