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朱沱鎮 | 隸屬:永川區 |
區劃代碼:500118118 | 代碼前6位:500118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C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2160 |
轄區面積:約1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港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朱沱鎮碼頭,故名港口。2004年建制調整時正式設立港口社區。…[詳細] |
福龍橋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2005年福龍橋社區成立,其名沿用至今。…[詳細] |
漢東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據宋《元和郡縣志》載,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境內建有漢東城。…[詳細] |
圍子山村 | ~201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座圍子山得名。2004年7月將原德龍村、渡牛村合并成圍子山村,該村委會于2004年成立,其名沿用至今。…[詳細] |
水渡灘村 | ~202 | 村莊 | 水渡灘村2004年7月5日由水渡村與學堂村合并為水渡灘村,其名沿用至今。…[詳細] |
新岸山村 | ~203 | 村莊 | 因地處長江岸邊,為新成立的村,此。1950年前屬江津縣九層鄉7保。1950年名九層鄉7村。1952年名新建村,1962年名新建大隊,1980年名新岸山…[詳細] |
漲谷村 | ~204 | 村莊 | 因地處原漲谷鄉駐地,相傳,從前有兄弟兩同在境內一塊壩子上曬谷子,一天兄趁弟不在,偷了弟的谷子,偽言自己的谷子曬漲了,此壩故名漲谷壩,漲谷村以此而來。后…[詳細] |
九層巖村 | ~205 | 村莊 | 因村內有一座山,地勢相對較復雜,后來根據其地形地貌和工作職能得名。…[詳細] |
馬道子村 | ~206 | 村莊 | 因此地以前是馬幫經過之地,名馬道子,后來因其職能得名。…[詳細] |
轉龍村 | ~207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寺廟回龍寺和工作職能得名。2004年7月將原飛龍村、上屯村合并為轉龍村。其名沿用至今。…[詳細] |
福良村 | ~208 | 村莊 | 因由原大福村和石良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石碓窩村 | ~209 | 村莊 | 根據地形石頭堆成的山較多,故名石碓窩村。…[詳細] |
灘子口村 | ~210 | 村莊 | 因幾條溪河流水在此匯合,沖積成沙灘,故名灘子口村。…[詳細] |
四明村 | ~211 | 村莊 | 因是江津、永川、瀘縣、合江四縣交界的地方,取名叫四明,后來根據職能得名。…[詳細] |
江永村 | ~212 | 村莊 | 根據所在地理位置,地處江津與永川邊界,以駐地江永場得名。…[詳細] |
龍寶山村 | ~213 | 村莊 | 2004年7月撤鄉并鎮,由金翠村、新安村、龍寶村合并為龍寶山村。其名沿用至今。…[詳細] |
龍匯埡村 | ~214 | 村莊 | 2004年7月將原龍會、金魚、張壩村合并為龍匯埡村。其名沿用至今。…[詳細] |
大河村 | ~215 | 村莊 | 清代建場,以河中有一灘而命名。1942年名大河鄉,1958年名大河公社。1983年復名大河鄉。2004年7月將原大河、灌上、鳳凰、新窩村合并為大河村,…[詳細] |
筍橋村 | ~216 | 村莊 | 因本村境內有一座名為筍橋的石橋。1950年前屬朱沱鄉16保。1950年名朱沱鄉16村。1952年名筍橋村,1962年名筍橋大隊,1983年復名筍橋村。…[詳細] |
四望山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有一座山,位置較高,能遠望四方,故名四望山村,后來根據工作職能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朱沱鎮因地處長江段江流回旋,有深泓一沱,加之朱姓居多,取名朱家沱,簡稱朱沱。
基本介紹:
永川區朱沱鎮,古稱漢東,曾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設縣,為縣衙所在地。朱沱鎮是永川區第一大鎮,先后被評為重慶市的試點小城鎮、百個經濟強鎮、重點商貿示范集鎮和龍眼特色鎮,是永川區大城市發展戰略中的港口小城市。幅員面積128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2.3平方公里。總人口8.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萬人。全鎮轄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朱沱位于永川南部長江之濱,水陸交通便捷。歷為永、瀘、合、津四縣(市)交匯處的邊貿重鎮。距重慶主城區109公里(水路140公里),距永川主城區42公里。永(川)朱(沱)國家級二級公路貫穿全鎮,與永(川)瀘(州)高等級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相連。重慶港永川(朱沱
榮譽排行:
2017年8月,朱沱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朱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1月,朱沱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漢東城遺址位于永川區朱沱鎮漢東村,時代為新石器、商周、漢、唐宋、明清。2019年,漢東城遺址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四望山寺古建筑位于永川區朱沱鎮四望山村,年代為清。永川四望山寺(古名李公廟),位于重慶永川區朱沱鎮四望山村山頂,建于清·嘉慶24年,盛于同治12年,已有200余年歷史,衰于民國時期。寺廟為小
歷史沿革:
唐武德三年(620年),在朱沱鎮一帶置萬壽縣。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撤縣并回江津縣,原縣衙及周邊地區成為江津漢東鄉。
1985年,成立朱沱鎮。
1992年8月,漲谷、躍龍、四明鄉并入朱沱鎮。
1998年9月,朱沱鎮析置漲谷鄉。
2003年11月,大河鎮、漲谷鄉并入朱沱鎮。